天子宁有种 - 第75章 点检诸军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5章 点检诸军使
    “表兄。”
    李奕被叫醒的时候,还有些迷迷糊糊,看见表妹刘玉兰站在床前,他吓了一跳。
    “玉兰,你怎么从夏津老家来东京了?”
    话一出口,李奕突然又一拍脑门。
    瞧这话问的,舅舅一家是被自己接来的,今天…不对,已经过了一夜,应该是昨天中午,或者下午才到的。
    李奕仔细回忆了一下,昨天被张永德拉回家喝酒,不知不觉就喝得五迷三道,最后甚至勾肩搭背互称兄弟。
    看来张永德的酒量也不咋地呀……自己都能跟他喝个势均力敌。
    当然,对方也有可能是装出来的。
    李奕摇了摇头,注意力又回到房间里,抬眼略微扫了一圈,屋内布局很陌生。
    自从搬进新宅子以来,他都是一直睡郭氏的房间,虽然下人帮他收拾出了正房主卧,但他根本就没进去过。
    看这房间的面积和摆设,想来应该就是这套宅子的主卧。
    “昨晚我是跟谁睡的……”
    李奕不由得地脱口而出,但转瞬又意识到问错了人。
    他和郭氏之间的关系,目前明面上还是叔嫂。
    但家里的下人们其实都看出些端倪……都已经睡在一个房间里,难道还能说什么都没发生?
    只是下人们不敢乱嚼舌根,同时李奕也没想着要遮遮掩掩。
    干都干了,还怕闲话?
    “啊?”表妹刘玉兰被问的一愣,但也没有多想,老实回答道,“表兄昨夜是一个人睡的。”
    “那我是怎么回来的?”
    “表兄是被马车送回来的。”
    刘玉兰就像是后世的那些所谓的智能语音,问一句才答一句。
    李奕不免打量了她几眼,穿得还是自己回老家带给她的那套衣服。
    只不过头上多了一支银簪,李奕觉得这簪子很眼熟,好似曾见郭氏戴过,是她屈指可数的饰品之一。
    李奕随口问道:“簪子是嫂嫂给你的吗?”
    “嗯。”刘玉兰点头道,“昨天到的时候表嫂给我的。”
    李奕道:“那行,我已经醒了,你先出去吧。”
    他以为表妹刘玉兰是来叫自己起床的。
    谁知说完,刘玉兰站在原地却没动弹。
    只见她低垂着脑袋,把手指紧紧绞在一起,显然内心很忐忑。
    “你……”李奕刚要发问,又突然想起之前回夏津老家时的那天早上。
    表妹也是来喊自己,还说舅母让她来伺候自己起床。
    也不知自己的这位舅母打的什么主意……
    李奕叹气道:“当初我离开夏津时,你还不满十一岁,表兄我只当你是半大的孩子。”
    “现如今,你已过及笄之年,到了可以婚配的岁数。”
    “纵然我是你表兄,可终归男女有别,有些事也该注意些。”
    刘玉兰嗫嚅道:“阿娘她……”
    “你是你,你娘是你娘,难道你娘能替你嫁人吗?”
    李奕语气不自觉加重了几分。
    但眼见表妹泫然欲泣的模样,他只能又放低声音道:“不能什么都听你娘的,有些事关乎你日后的幸福,也该要有自己的思量,不要轻贱自己,懂吗?”
    “我,我知道了……”
    劝走了表妹刘玉兰,李奕不免摇头苦笑。
    他本来只是想接舅舅一家来东京享福,并没有其它太多的想法。
    但随着自己逐渐身居高位,在亲人们的眼里,自己已经不单纯是他们的外甥、表哥或者表弟。
    而是变成一座他们只敢仰望的大山,只会越来越小心翼翼,想尽心思来讨自己欢心。
    这份亲情之中难免掺杂上一部分利益的考量。
    然而这种事情又是没法避免的……因为人心便是如此。
    李奕决定等会吃早饭的时候,稍微提醒自己舅母几句,让她别没事就胡思乱想,整这些幺蛾子。
    ……
    “奕哥儿打小就是有出息的,现在做了这么大的官儿,还住上如此漂亮的大宅子,咱们夏津的县令都住不上哩。”
    饭桌上,舅母陈氏一个劲的夸李奕,说得好像她老早就知道李奕能有今天的富贵。
    其实当年在夏津时,陈氏可不是这么想的。
    她私下还跟丈夫抱怨过,觉得自家这个外甥不想着找活干,一天到晚只知道带着一帮小子到处晃悠。
    怕是以后会成为一个游手好闲的浪荡子。
    但现在嘛……陈氏觉得自己的丈夫虽没多大本事,但摊上了一个好姐姐,瞧瞧生出的儿子多有本事!
    “咱们现在都是沾了二郎的光,你以前还说……”舅舅刘大小声嘟囔道,但被妻子白了一眼后,他又将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转而他又叹气道,“阿姐真是命苦,没过上什么好日子,二郎这般有出息她也看不到了……”
    舅舅刘大心里还惦记着自己已故的姐姐,想到如今的富贵日子自己姐姐也享受不到,情绪不禁有些低落起来。
    舅母陈氏暗中掐了自己丈夫一下,又看向李奕一脸讨好道:“奕哥儿,你表兄他没什么本事,可还有一把子力气,你把他带在身边,给你跑跑腿打打杂,总不能让他在这白吃白喝不是?”
    “舅母说这话就见外了,咱们都是一家人,说什么白吃白喝的,难不成还怕外甥我养不起几口人吗?”
    李奕坐在主位上,接过侍女递来的白粥,笑着回道,“不过表兄若真想找些事做,等忙过这段时间,我让人给他寻摸个营生,先干着再说。”
    他的这位表兄跟舅舅一样,也是憨厚老实的性子,只是确实没什么长处,只会干些苦力活。
    李奕身边并不缺跑腿打杂的,自然没必要让自家表兄跟着,索性不如给他找个营生干,能赚点就赚点,不能赚也无所谓。
    反正以李奕现在内殿直都指挥使,再加上遥领刺史的双俸,养个大几十口人也绰绰有余。
    舅母陈氏忙喜笑颜开道:“这还不是奕哥儿你一句话的事。”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李奕笑笑并没有接话,端着碗喝了一口粥,顺便扫了几眼舅舅一家八口人。
    舅舅刘大有些沉默,不怎么爱说话,反倒是舅母一直在没话找话说,但基本也是在讨好李奕。
    表兄刘正琦倒很特立独行,吃饭不上桌坐着,却蹲在门槛边一手端碗,一手拿着饼子在埋头干饭。
    也不知是不是在乡下养成的习惯。
    表嫂齐氏则略显拘谨,不多说也不多看,吃饭的同时还要顾着两个年幼的孩子。
    至于表弟和表妹更是一言不发只顾闷头吃饭。
    最轻松自在的大概就属李奕的表外甥、外甥女。
    两个小家伙没什么心思,看着一桌丰盛的早餐,直流口水。
    恨不得要把嘴巴塞满,吃得手上嘴角都是脏污。
    表现各异的众人,让李奕想起后世的一幅名画:《最后的晚餐》
    李奕心中好笑,转头凑到郭氏耳边,低声道:“那银簪子有些俗气,等有时间我给你弄一套好看的步摇。”
    郭氏一愣,感受到李奕的温热吐息吹到自己耳畔,她顿时一脸灼热,直接红到了耳根。
    她偷偷瞥了一眼,舅母似乎注意到李奕的小动作,朝这边看了过来。
    郭氏连忙轻轻推了李奕一下。
    李奕这才拉开了和郭氏的距离。
    他本就不准备对舅舅一家瞒着他和郭氏的亲密关系,只不过知道郭氏脸皮薄,所以他暂时没主动挑明这事。
    不过等舅舅一家再多待一些时日,这事不用说大家也能心知肚明。
    就这样,一大家子的早餐,在略显尴尬的气氛中结束。
    临走时,李奕随口对舅母陈氏道:“玉兰已经长成大娘子,别把她再当小孩子看,也该要注意些男女之防。”
    虽然他这话说得很委婉,但想来舅母陈氏应该听得懂。
    ……
    骑马赶到衙署。
    殿前军各部有不少主将已经到了,禁军出征回来休整了半个多月,各部也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的值守。
    不过李奕没见到张永德来衙署,也不知是不是昨天真喝多了。
    在官房坐了一会儿。
    李奕不免觉得有些无聊,暂时也没什么事需要他处理,索性便准备前往内殿直的营房转转。
    谁知这时枢密副使魏仁浦却遣人来请他。
    一见到魏仁浦,对方就笑着开口道:“李都使的清闲日子怕是没了,陛下准备给你派个新的差遣。”
    李奕疑惑道:“魏枢使,不知是何差遣?”
    魏仁浦道:“陛下要命你为殿前点检诸军仪容使,协助殿前军和侍卫司的二位主将,督办整顿禁军之事宜。”
    我靠!
    殿前点检……要是能把后面五个字给去掉,然后中间再加个“都”就好了。
    当然,李奕也只是这么想想罢了。
    目前他的资格还差得太远……
    眼见李奕有些发愣,魏仁浦开玩笑道:“莫非李都使不愿替陛下分忧?”
    “属下不敢!”
    李奕瞬间回过神来,当即表忠心道,“能得赖陛下信重,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我,属下定当全力以赴。”
    “不是全力以赴,而是一定要办好。”
    魏仁浦略显严肃的提醒道:“点检诸军使虽只是个临时的差遣,但军队乃国家之根本,整顿禁军之事责任重大,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顿了一下,他语重心长道,“陛下可是对李都使你寄予厚望啊!”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