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悍臣 - 第351章 人见人爱小娘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1章 人见人爱小娘娘
    任福只是嘴上应和著,其实看透了朱观的小心思。
    想让我们哥几个帮你清理淤泥,拿到第一?
    然后你在宋状元面前露个大脸?
    你小子想都不要想这种美事。
    他们一帮禁军帮罪犯干活,传出去平白让人笑话。
    不过大宋士卒的地位就够低了,再跟罪犯混在一起。
    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不过任福觉得朱观是胆大心细,又有膀子力气,是个当禁军的好苗子。
    待到清淤活计干完之后,看看他的意愿吧。
    反正大宋军队对於犯人加入进来,完全没有太多的牴触。
    除了家里祖上是当兵的,要不然谁愿意来当兵呢?
    毕竟在大宋可是流传著好男儿不当兵的谚语的。
    就算任福比宋煊在皇宫多站了许多年岗,那见了宋煊这个文官,他也得先行礼。
    无论是规矩还是品级,任福都不占据优势。
    像狄青这种从底层爬上来的军人,目前在大宋根本就没有什么市场。
    甚至是连个先例都没有。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掌握军队的將领,大多都是“將门虎子”。
    但真正能担任这个称號的始终是少数人。
    幸亏澶渊之盟后,宋朝对外没有爆发出大规模战事。
    大宋朝廷也无法检验这批將门虎子的质量,到底如何。
    不过打打南方的叛乱,那还是挺轻鬆的。
    “秦通判,如今天气越来越炎热,已经出现了乾旱的苗头。”
    任福应付完朱观后,再次询问:
    “我巡街的时候听到有人说宋状元清淤是在浪费钱,想要收拢这批犯人的心。”
    “今年肯定不会出现水淹东京城的戏码的。”
    “所以清理沟渠里的淤泥和垃圾,完全是浪费功夫,屁用没有。”
    “过段时间,又会被乱扔的居民用垃圾给填满。”
    开始了。
    秦应心里猛然闪过一个念头。
    那便是针对宋煊的执政理念,开始有人唱反调了进行攻击。
    秦应不知道是陈氏兄弟,还是同为赤县的知县陈詁。
    或者是被针对的樊楼在进行反击。
    在他的视角当中,便是这几个怀疑对象。
    “这不好吗?”
    秦应指了指远处的沟渠:
    “这样你们便能一直都在外巡逻,吃吃宋状元送来的饭菜,你们自己还省钱了呢。”
    “至於宋状元收拢一批罪犯的心,简直是可笑至极,他们偷鸡摸狗之辈,能为宋状元做什么?”
    “攻打皇宫,逼迫大娘娘让位於官家不成?”
    任福摆摆手,皇宫內如此多的禁军,怎么可能会让宋状元带著这百十来號的犯人给衝进去。
    那可太小瞧他们这帮人了。
    更何况真到那份上,只要官家振臂一呼,用得著犯人吗?
    他们这群禁军排队都得吃上一口从龙之功。
    任福压低声音道:
    “秦通判,我不是如此鼠目寸光之人,只是觉得有人在针对宋状元。”
    “你不用担心。”
    秦应擦了擦脸上的热汗:
    “若是用不到才好呢,一旦用到了,那损失就不是宋煊收上来的这点税款能抵消的了。”
    “到时候东京城周遭的流民只多不少,去年的大水难道你忘了?”
    任福作为禁军,几乎是不参与救灾的善后工作的。
    东京城內有四个厢军,再加上许多临街店铺也会如此清理街面,更早的赚钱。
    故而禁军几乎没有什么机会来街头参与这些事,顶多回家的时候会不方便。
    “去年发大水,今年不一定会发大水啊。”
    任福也不希望清理的沟渠能够用上:
    “但是转眼之间,攻击宋状元的人便多了起来。”
    “此事一旦传到官家耳朵当中,怕是有不良影响。”
    “首先传到官家耳朵当中这件事就不成立。”
    听著秦应如此肯定的话语,任福出奇的没有进行反驳。
    因为他当真是看见过官家给宋煊驾车,还是头一天来视察。
    秦应为通判,但是一般也不会去上朝,除非陈尧佐病了,让他顶班才有机会。
    “你管他们什么不良影响,都不该是你操心的事。”
    秦应瞥了任福一眼:
    “你要知道宋状元要比一般人都聪慧,他会想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任都头还是好好的巡逻,不要让其余犯人逃走便是,余下的不用去多想。”
    任福嘆了口气,他实在是想要与宋煊勾搭上。
    不为別的,就是想要在官家面前进步。
    多好的机会啊!
    这种苦差事变成美差,就是任福发现官家给宋煊驾车开始。
    他恨不得到宋煊面前自报家门,成为宋煊的挚友,將来也好拉兄弟一把。
    谁愿意在皇宫站岗站一辈子啊,属实是没出息。
    被选为官家亲位这种事,他也没机会了,因为年岁大了。
    就如同当年他年轻时被真宗皇帝选为亲卫,如今赵禎也是同样要年轻人。
    所以狄青、王珪等人才会被纳入进去。
    要不然这种好事轮得著黎民百姓出身的人吗?
    秦应却是在思考另外一件事,就是宋煊疏通沟渠这件事,朝中的人几乎不会给他使绊子的。
    先不说许多官员也饱受洪水的困扰,单就是这件事也用不著朝廷出钱,完全是宋煊自己胆子大弄钱搞得。
    就如同朝廷修缮黄河这件事,为什么任由刘从德去胡闹啊?
    单是今年才发现那些工程是豆腐渣工程的吗?
    那是因为许多人都不想趟浑水。
    因为这个活,本就是一件不可能成功的活。
    谁沾谁被问责。
    所以根本就没有人会给刘从德使绊子。
    巴不得这个傻小子主动承担责任呢。
    也就是范仲淹这个初到朝廷不懂事之人,才死抓著这个问题不放。
    这个工程交给范仲淹去做,他也做不成,反倒会毁了自己的前途。
    如此简单的道理,范仲淹就不懂吗?
    秦应也不知道范仲淹是怎么想的。
    若是此事真的能做成功,吕相爷早就安排自己的亲信去做这件事了。
    应天书院的成功,让秦应等人觉得其实范仲淹不適合政坛,而是適合去教书育人。
    兴许今后应天书院,怕是也能成功被抬到国子监的地位去。
    不单单是任福听到了这个传言,东京城百姓也在传扬各种版本。
    反正近日来,这些瓜可是吃的不亦乐乎。
    赵禎对於来县衙“上值”还是十分有新鲜感的。
    毕竟不少事都经过他过手后,赵禎很喜欢这种抓在手里的感觉。
    皇帝不在玉清宫,而是直接去了开封县衙游玩的事,已经报到了刘娥耳边。
    林夫人自是一顿说,这是宋煊带坏了官家。
    没有按照大娘娘的意思,老老实实求雨,而且还让玉清宫的道人不要求雨。
    刘娥当然知道这种求雨的戏码是假的。
    可是这就如同让你去找三只腿的金蟾一样的差事。
    你去做了就行。
    至於什么时候能找到,或者什么时候治你的罪。
    还不是上头人一句话的事?
    刘娥对於赵禎不去执行自己的安排这件事,是有些恼火的。
    难不成他觉得自己的翅膀硬了,去玉清宫就不用听从我的安排了?
    林夫人在一旁针对宋煊的煽风点火,並没有引起刘娥的注意。
    刘娥更多的注意是放在赵禎身上。
    难不成宋煊一个状元郎,还有本事带著皇帝造反不成?
    对於宋煊所做的事,刘娥也是有所耳闻的。
    林夫人的这点小心思,刘娥如何能没有猜透?
    若是被她给轻易哄骗过去,她也不会有本事帮助真宗皇帝处理一些政务了。
    只不过都是自己身边听用之人,刘娥不愿意对他们过於苛责。
    所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都是工具。
    他们做的过分了,会被刘娥送到曹利用、王曾面前敲打敲打的。
    借刀杀人后在收拢人心,刘娥还是用的极为顺手的。
    “罗崇勛,你觉得宋状元可是做错了什么?”
    听著皇太后的突然点名,罗崇勛当即拱手道:
    “回大娘娘的话,臣不觉得宋状元做错了什么。”
    “哦?”
    罗崇勛对於宋煊的观感不错。
    相比於曹利用被刘娥当刀子用,当眾斥骂过罗崇勛,作为曹利用的女婿宋煊倒是没有如此行径。
    他不光是面上得到过宋煊的尊重,实际上去宣口諭的时候也得过宋煊给的好处。
    对於宦官,宋煊目前的应对法子,是前头有宰相王曾顶著,用不著自己强出头。
    “宋状元近日在东京城为百姓做了不少差事,利用犯人去清理沟渠,可是省了许多人力財力,为水淹东京城提前做好了预防准备。”
    “是吗?”刘娥装作不知道的样子:
    “可是我也未曾接到宋煊他要钱的奏疏啊?”
    “好叫大娘娘知晓,宋状元他是收缴往年的欠税,雷厉风行让臣颇为佩服,可惜那樊楼日进斗金,连点税钱都不给,真是挑衅我大宋律法。”
    罗崇勛低著头完整的敘述了一下这些事,倒是让林夫人微微侧目。
    “好你个死太监!”
    “不阴不阳的来拆我的台!”
    罗崇勛不用想,就知道林夫人此时在內心咒骂自己呢。
    毕竟皇太后身边这么多伺侯的人,生態位可太少了。
    谁不想成为皇太后手下的第一心腹呢?
    更何况在宫中,明面上大家和和气气,可是一旦没有共同的外敌。
    他们保准会內斗起来。
    这是无法规避的规则怪谈。
    因为樊楼的小事,林夫人与宋煊之间有了利益纠葛,出现矛盾。
    但是刘娥身边的其余人,跟宋煊之间可是没有什么利益纠葛啊!
    反倒是与林夫人有爭夺“生態位”的矛盾。
    罗崇勛看似是在为宋煊说话,其实就是为了反驳林夫人方才的话术,来攻击她罢了。
    “竟有此事!”
    刘娥眉头一挑:
    “这樊楼背后之人,胆子还真是大的很,不把我大宋律法放在眼里。”
    听到这话,林夫人心头蹦的更快了。
    罗崇勛更是连连点头附和:
    “是啊,本来就一丁点税钱,樊楼就应该早就交了,而不是非得宋状元上来追究才交。”
    “而且宋状元他还不止给了一次机会,臣也不明白樊楼的背景到底有多深厚,为什么就是不交?”
    “亏的宋状元脾气好些,没有直接关停樊楼,而是又给了三天的期限。”
    刘娥瞥了罗崇勛一眼,她並不觉得罗崇勛与宋煊关係好。
    因为从曹利用那里论,他们二人之间就有著不可调和的矛盾。
    儘管当年他们同去南京城的时候,曹利用经过宋煊的点拨说了一下真相。
    但刘娥並不知道此事。
    所以刘娥很容易就分辨出来,罗崇勛说的是真话。
    林夫人恨不得把罗崇勛这个死太监的嘴给撕烂嘍。
    他怎么那么爱嚼舌根子啊?
    “嗯。”
    刘娥並没有说什么,只是开口道:
    “你去找官家一趟,让他把求雨这件事放在心里。”
    “是。”
    罗崇勛应了一声,然后立马就去做事了,丝毫不在纠结方才所说的话。
    林夫人瞧著死太监远去,也慢慢低下了头。
    刘娥站起身来,身边的人给她扇扇子:
    “这天越来越热,当真是走两步就出汗。”
    “大娘娘说的是。”
    林夫人亦步亦趋的跟在一旁。
    “宋煊那小子都敢在大殿上把开封府尹陈尧佐气的吐血。”
    刘娥瞧著外面的热浪:“你说他会不会关停樊楼啊?”
    林夫人一听这话,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她其实根本就不敢赌。
    一听大娘娘的提醒,林夫人才回过味来。
    宋煊那小子就是个无法无天的主,这种事他真的会干出来的!
    林夫人连连点头:“他会的。”
    刘娥也就没多说什么了:“乏了,安排沐浴吧。”
    “是。”
    林夫人安排完之后,趁著这个空档直接找人去告诉自己的夫君,让他快点去处理这件事。
    然后林夫人的丈夫火急火燎的前往樊楼,让钱掌柜立即带著钱去开封县衙把钱给交了。
    钱掌柜的总算是鬆了口气,看来林夫人是想通了。
    於是他带著人前往开封县衙,说自己是来缴纳税款的。
    齐乐成扇著蒲扇,让他们从台阶上下去。
    “哎,甭给我塞钱。”
    齐乐成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的禁止钱掌柜靠近:
    “钱掌柜也是伶俐人,这个时候就不是钱的事了。”
    “大官人给你们樊楼体面,结果你们樊楼不接著,现在还想要体面,你樊楼有那个体面吗?”
    钱掌柜的是有苦说不出:
    “齐爷,行个方便,我樊楼愿意缴纳双倍罚款,还望能够在大官人面前美言几句。”
    看门狗齐乐成从开封县衙的小透明,如今摇身一变,地位几乎处於官员之下,吏员之上。
    全凭著宋大官人提拔的。
    如今县衙內谁不称呼他一声齐爷?
    爷目前还是父亲的称呼,祖父叫做大爹爹。
    但是爷在官场上也走向了社交称谓,表示对人的尊称,宗泽就被称为宗爷。
    齐乐成听著钱掌柜的话,眉头一皱:
    “別说这个那个的,没有用,就算是你想要交税。”
    “无论是大官人还是户房的人也全都下值了,有什么事明天等大官人上值后再说。”
    钱掌柜现在连门都进不去,只能再次嘆了口气,先回去交差。
    这种情况他早就预料到了。
    奈何樊楼的话语权根本就不在自己。
    他倒是想要自己掏钱垫上,可是又承受不住林夫人的怒火。
    毕竟人家爭的不是一点钱,而是一口气。
    钱掌柜也不明白她这口气从哪里来的?
    就因为以前樊楼不交钱,现在宋煊上任了,要交钱,所以她咽不下这口气?
    明明是九牛一毛的蝇头小利,结果搞成这个样子。
    在钱掌柜回去之后,林夫人的夫君就瞧著樊楼的生意很不好了。
    以前都是高朋满座,如今也就是一层的散桌坐了些人,二三楼的包厢连人都没有。
    他的脸当即就落下来了。
    这可都是实打实的钱。
    再加上店铺外有开封县衙的人站在那里,林坤就算是心里鬱闷,可也不敢把这两个人给赶走嘍。
    反倒还要陪著笑脸,为他们提供饭食,吃饭的空隙,少讲几句。
    不要把人都给赶走。
    等到钱掌柜回来之后,被林夫人的夫君林坤直接打了一巴掌。
    林夫人被刘娥重用后,也学习刘娥,让她夫君改姓林了,儿子也是如此。
    “你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要你还有什么用?”
    “现在客人这么少,这里可是樊楼!”
    林坤眼里满都是怒火。
    天下第一,日进斗金的铺子,现在还不如外面的脚店挣钱。
    那么多钱都哗哗的流到別家去,他如何能不上火。
    钱掌柜目瞪口呆,他著实没想到这件事还能怪在自己的头上。
    当时自己是如何通知,如何浪费口舌,不要与宋大官人作对。
    可你们偏偏不听。
    现在出了事就怪我头上?
    不等钱掌柜的反驳,林坤的手就指著他鼻子道:
    “你给我滚,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你不配待在樊楼了。”
    钱掌柜被这个消息砸的目瞪口呆。
    他在樊楼干了这么多年,未曾想竟然会被扫地出门。
    衙役蹲在门口瞧著里面的热闹,登时觉得越发有趣起来。
    叫你们跟我家大官人作对,如今狗咬狗了吧?
    钱掌柜依旧是有些不敢相信:
    “此言当真?”
    “滚。”
    林坤毫不客气的让自己的隨从,直接给钱掌柜的扔了出去。
    於是坐在地上的钱掌柜,瞧著高阶之上的樊楼,露出一丝苦笑,然后眯了眯眼睛,站起身来就走了。
    玉清宫內。
    罗崇勛来找赵禎,传达了皇太后的话。
    赵禎跟著宋煊廝混,在待人接物上也是长了些本事。
    他並没有著急反驳,而是开口道:
    “我听人言求雨也是要算吉时的,否则吉时未到,就算是求雨那也是毫无效果,反倒会惹怒上仙。”
    如此说辞,罗崇勛其实也相信,理由能过得去就行。
    但是他信不信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娘娘她老人家相信才管用了。
    “官家所言极对。”
    罗崇勛脸上带著笑,又弓著身子:
    “可是大娘娘那里不知清楚此事,特差遣臣来提醒官家不要忘了此事。”
    “大娘娘所教导的,我岂能忘记?”
    罗崇勛相信官家说这话是真心的。
    他们从来不会怀疑官家知道自己身世的真相。
    所以也並不会往演戏那方面去想。
    毕竟这么多年,官家都是对大娘娘的命令坚决服从到底的。
    赵禎脸上带著笑意:“大娘娘可是歇息了,若是没有歇息,那我要去大娘娘那里请安。”
    “回官家的话,倒是未曾。”
    赵禎当即站起身来:“那便走吧。”
    罗崇勛连忙在前头引路,要摆开皇帝的仪仗队。
    但是被赵禎拒绝了,他不想过於张扬,反正从玉清宫出了门,走那么几步路,就进了皇城。
    他就当听宋煊的话,找机会多溜达溜达。
    如今动一动出汗排排体內的毒素,赵禎是欣然接受这么一个理念的。
    待到赵禎去了宫內,刘太后还没有沐浴完。
    赵禎便先去小娘娘那里问好,在他的印象当中,唯有小娘娘是真的疼爱自己。
    “小娘娘。”
    “呀,是禎儿来了。”
    杨太妃连忙拉著赵禎问东问西,询问他是否吃饭之类的。
    杨太妃也是个聪慧之人,但是她对权力没什么兴趣。
    而且对自己的侄儿安排高位,也是直接拒绝,让侄儿吃个皇粮就成。
    杨太妃知道自己的侄儿烂泥扶不上墙,年纪轻轻就是个泼皮无赖。
    但是又喜欢喝酒,性子还暴虐,如今把丁谓的豪宅赐给了他去居住。
    她十二岁就入了宋真宗的王府。
    只要宋真宗给刘娥升位,杨妃也同时升位。
    不喜欢掌控权力,又甘心做小,从不忤逆刘娥的意思,所以刘娥才能同她情同姐妹。
    刘娥死后想要安排她继续垂帘听政,但是杨太妃只是应允了皇太后的位置。
    让人刪去了刘娥遗詔里的同议军过事的字样,还政给宋仁宗,当了几年皇太后无疾而终。
    刘娥借腹生子后,年龄已大,是杨太妃哺育赵禎长大的。
    赵禎也是从心里认同这个养母的。
    “小娘娘安心,我最近在玉清宫吃得好,睡的好,又能修身养性,可是好的很。”
    听著赵禎的话,杨太妃眼里有些心疼他。
    但是如今国家大事全都在皇太后手中,赵禎什么时候能亲政,她心里也没有谱。
    於是只能抚摸著他的头道:
    “禎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可过於操劳,否则同你父皇一般,长的不算高,將来如何能威严起来?”
    “哈哈哈,小娘娘说的在理。”
    赵禎又炫耀了一下他最近选的亲卫,可是个个身体不矮,而且有点人样子的模样。
    不过比十二哥要少了几分威风。
    “十二哥是?”
    “宋煊。”
    “呀,是宋状元呀。”
    杨太妃脸上带著笑:
    “我近日来听宫里人说宫外的趣事,可是没少听到宋状元的大名。”
    “宋状元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手段,禎儿有如此谋臣,將来必定能够大兴大宋。”
    听著杨太妃的话,赵禎是打心眼里高兴。
    杨太妃能够在刘娥身边屹立不倒。
    除了自身同样美貌,与刘娥是同乡外,更多的是她自己本人情商极高。
    无论是给宋真宗,还是给刘娥,亦或者是给赵禎都能提供极高的情绪价值。
    以至於人人都喜欢她。
    “小娘娘,您也听说了十二哥的事?”
    “当然了。”杨太妃眉眼当中都带著笑:
    “端午节在金明池的时候,我就瞧见过他,倒是长了一幅好皮囊,若不是被曹侍中给抢走当女婿了,还不知道有多少小娘子喜欢他呢。”
    “哈哈哈。”
    赵禎忍不住大笑起来,生的儿子多也是有好处的。
    曹家七个儿子,在万人之中爭抢,直接把宋煊给高抬到曹利用面前了。
    赵禎又笑著与杨太妃说著宋煊的趣事。
    杨太妃颇为慈祥的望著自己的养子。
    她可以確信,赵禎是交到好朋友了。
    杨太妃很难想像一个皇帝竟然也会拥有“朋友”这层关係。
    先帝的朋友倒是不少,如今也就剩下了张耆一人。
    赵禎自幼有人陪读,但是真的没有像说宋煊这么开心有意思。
    “听禎儿的话,宋状元倒是个有执政手段之人,初次掌控五十万人口的开封县,都处理的井井有条。”
    “小娘娘说少了,开封县算是不在户籍之人,兴许就超过了七十万呢。”
    赵禎也是当了一日开封知县,才发现有许多事要忙,许多都要他自己去亲自安排。
    除了一些棘手或者敲登闻鼓的案子要宋煊这个知县出手,大部分案子都会在县丞那里先过一手,然后交给知县审阅。
    不是所有案子都需要他来亲力亲为的。
    但是赵禎就是要去亲力亲为,站在县衙內听著原被告的诉说。
    所以不光是宋煊他掌控近七十万人口,连带著赵禎这个皇帝也在掌握这么多人,来处理各种事情。
    赵禎觉得分外充实,初次掌控权力的他,甚至都不想下值。
    “宋状元当真是有本事。”杨太妃又夸了一句。
    赵禎眉眼也带著笑,他又说了收税以及安排人清理沟渠之事:
    “我再也不想睡到半夜被叫醒,然后去大殿当中避水了。”
    去年开封大水,把皇宫都给淹了,上哪说理去?
    杨太妃也深有感触,確实十分不方便。
    “宋状元如此有远见,当真是大宋之福啊。”
    赵禎却是摇摇头:
    “我在路上听人说並不是如此,如今天气乾旱,许多百姓都在传扬今年没有大雨,所以十二哥他做的全都是无用功。”
    “就算清理了沟渠,过段时间也会被杂七杂八的脏东西给填满了。”
    “他们岂能如此短视?”
    杨太妃前些日子还听闻黄河又要泛滥,水淹东京城的谣言呢。
    正是范仲淹弹劾刘从德贪污黄河工程款项之事,说的有鼻子有眼,许多百姓都想要逃走。
    如今又天气大旱,洪水不会来了,开始责备宋煊清理淤泥浪费钱財了。
    当真是没什么脑子。
    “是啊。”
    赵禎又说了一下当今遇到的困难,光靠著宋煊收上来的税不足以应对洪水来之后的各种情况。
    朝廷又要准备好给辽国的岁幣,这件事更是马虎不得。
    “禎儿可是缺钱了?”
    杨太妃连忙表示自己还有体己钱,反正也用不到。
    娘家那边的亲戚也都安排了官职,侄儿一家还住在了丁谓的大豪宅当中,用不著她去贴钱。
    所以杨太妃愿意把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给赵禎用。
    “不用不用,小娘娘,我已经想到搞钱的好办法了。”
    “什么好办法?”
    杨太妃倒是来了兴趣,想要听一听,因为她这钱原本就是打算捐赠出去,建造一个道观的。
    相比於刘娥喜欢礼佛,她更喜欢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那便是从那些寺庙和道观收钱。”
    “啊?”
    杨太妃是知道许多权贵都会出钱兴修各种寺庙道观的,以至於如今香火十分鼎盛。
    “禎儿,你如何能向出家人收钱?”
    “小娘娘,这有什么不能的!”
    赵禎斩钉截铁的道:
    “东京城的这些出家人拿著我们供奉给佛祖的钱,去放高利贷,逼死人命,让人家破人亡的事,我也听说过,这符合佛家的慈悲济世的理念吗?”
    “他们的度牒都是我大宋颁发的。”
    “既然他们想要放高利贷盈利,那就该给朝廷上税。”
    杨太妃听著赵禎的解释,確实是这个道理。
    不光是寺庙等会放高利贷,稍微有点实力的人家,都会开一个“解库”。
    当然大宋律法是不允许官僚做高利贷业务的,可是他们的家人不是官僚,自是能钻这个空子。
    特別是官员借贷这件事在宋真宗时期也是必须要杜绝的。
    杨太妃是陪在宋真宗身边批阅奏疏,所以对於这件事有印象的。
    可政策是政策,现实是现实。
    有政策並不能杜绝官员之间的借贷。
    因为许多官员家庭並不富裕,许多普通官吏不贪污受贿,根本就无法靠著朝廷俸禄养家餬口。
    大宋文官的待遇好是好,可也得等你把品级升上去再说。
    更不用说不少读书的学生在没有当官之前,很难有稳定经济来源,为了买书求学赶考,许多人都是靠著借贷来的。
    他们当官之后先还这部分贷款,然后后面再借,就更容易了。
    不过杨太妃觉得朝廷向这些寺庙道观收税,想必是极为困难的。
    她有些担忧的跟赵禎说了这些话,而且她也不相信这个主意是赵禎想出来的。
    赵禎以前是个乖孩子,绝对不会如此冒失。
    但是宋状元做事就比较激进,他虽然为大宋朝廷著想,可是也会得罪一帮既得利益者。
    这群人也会在背地里记恨宋煊的。
    杨太妃把自己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並且让赵禎不要如此操作。
    若是要用来接纳灾民,到时候把她攒的钱拿去用。
    赵禎更是不能同意。
    他想了想这种得罪人的事,確实不能让十二哥出头。
    可是又能选择谁呢?
    赵禎思考了好一会才开口道:
    “小娘娘的提醒,我记在心里了,此事我会找別人来提的。”
    杨太妃露出不解之色:“你想找谁?”
    “刘从德。”
    听著赵禎嘴里吐出的三个字,杨太妃一时间有些恍惚。
    这能行吗?
    大娘娘那里能同意吗?
    刘从德那个小身板子,他能背得动这口大黑锅吗?
    赵禎方才灵机一动,立马就想到了他。
    刘从德从端午命案私吞金丝楠木,据皇城司暗中调查,都卖到辽国去了。
    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就算揭穿了,大娘娘也不会惩罚他。
    现在这个案子一直都在拖著,金丝楠木归还还一直都没有归还。
    再加上黄河工程之事,他就吐出来了十万贯。
    朝廷修黄河,能就费十万贯吗?
    如此种种,许多事都由他来背这个黑锅,当然是绝佳人选。
    想必十二哥也会赞同。
    赵禎脸上带著笑意。
    他越想越觉得这件事可行性极高,大娘娘那里也会同意的。
    因为赵禎觉得自己也会利用人了,更加高兴了,简直是双喜临门。
    他早就看刘从德不顺眼了。
    甚至赵禎小时候都十分羡慕嫉妒刘从德能够从大娘娘那里,得到更多的关爱!
    童年的阴影,一直都遮在了赵禎的头上挥之不去。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刘从德死后,不让刘从德的小妾继续守活寡。
    他曾经失去的“皇后人选”,他一定要亲手夺回来!
    赵禎站起身来,满心欢喜:
    “小娘娘,想必大娘娘那里也收拾妥当了,我们一同前去如何?”
    “可以。”
    杨太妃站起身来,她知道赵禎的选择,也愿意帮他一把。
    若是大娘娘哪里有不高兴的表现,她也可以帮赵禎给拉回来。
    赵禎扶著杨太妃去了刘娥的宫殿。
    二姊妹先是说了好一会话。
    毕竟刘娥忙於政务,就算是退了朝,也是在处理。
    杨太妃对这些不感兴趣,平日里也就是五日来拜会一下,並不来打扰刘娥。
    有杨太妃在一旁,刘娥也不好过於敲打赵禎。
    赵禎却是在合適的时机,说了一下有关预防洪水的事。
    刘娥明明是安排皇帝去求雨,结果皇帝说洪水来袭,这不是公然与自己唱反调吗?
    於是她语气有些冷意:“官家怎么会这么想?”
    赵禎直接把刘从德给揪出来了:
    “好叫大娘娘知晓,是复本哥哥提的建议,因为黄河工程修缮的確实不妥,他认为会发洪水,又与我私下交谈过,提了个建议。”
    上次在大殿內,刘从德公然退了十万贯这件事,著实是让刘娥没想到他们老刘家属貔貅的,会主动往外吐钱。
    如此行为,算是给刘娥长了脸。
    於是刘娥明里不好赏赐他些什么。
    就在暗里赏赐了刘从德。
    现在听著赵禎如此抬高刘从德,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发生了这些事。
    “什么建议?”
    不管是真是假,刘娥都打算听一听官家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赵禎就说了一下,他建议朝廷擬定要跟放高利贷的寺庙收税,如此来填补亏空。
    朝廷就有了更多的钱財去安排灾民,让他们进行灾后重建。
    如此混帐的主意,在刘娥看来,確实是像刘从德提出来的。
    他连出家人的主意都打,亏的他还日常去礼佛。
    礼佛就礼出来这么个道理?
    “官家怎么想的?”
    “大娘娘,我觉得复本哥哥的主意真是好啊。”
    “好在哪里?”
    赵禎就给刘娥解释了一下,这些放高利贷的寺庙,首先就违反了佛家教义,还逼死了人命。
    复本哥哥他经常礼佛,所以是亲眼所见,对此极为愤慨。
    但是这种事情又不能杜绝,所以就想著要收税。
    要么就降低高利贷的利息,如此才能让更多的人还得起,不至於家破人亡。
    刘娥对於家破人亡这个词很敏感,她当时也是处於这种情况,想要去借贷都没得机会。
    人家根本就不给你贷款,怕你还不起。
    “姐姐,贤侄倒是真的有想法。”
    杨太妃在一旁笑嘻嘻的夸奖了一句,她知道夸官家没有用。
    “一晃也长这么大,懂得为大娘娘和官家分忧了。”
    刘娥拍了拍杨太妃的手,对这两句话倒是十分受用。
    当时自己为了敲打刘从德,让他去找宋煊压下那事,不要一直往上暴雷,免得在朝堂上一件接著一件,无法照拂他了。
    刘娥后来听说刘从德被宋煊给揍了一顿,都没有发火,反倒是把欠款乖乖的送了过去。
    如此识大局的表现,让刘娥对刘从德是满意了一些的。
    现在这个小子有了想法,也不主动来找自己商量,就是想要我看看他的本事唄?
    “此事贸然实施,风险极大。”
    刘娥倒是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开口道:
    “还是要有个详细的章程才成。”
    杨太妃见刘娥鬆了口,连忙给赵禎使了个眼色。
    赵禎脸上带著笑意,感谢小娘娘送来的助攻。
    他极为激动的道:
    “大娘娘放心,我必然会找复本哥哥多次商量,爭取能够想出一个合適的章程来,然后再把具体的方案,请大娘娘过目。”
    刘娥只是轻轻頷首,並没有多说什么。
    赵禎却是神色激动。
    他这算是第一次“骗人”成功吗?
    只要在大娘娘这里过了关,他去找刘从德,让他来主导此事,想来必然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赵禎更是信心满满,到时候让刘从德纳头便拜就是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