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324章 治病,先医心
第324章 治病,先医心
古代服丧是极其讲究的,可不只是晚辈给长辈服丧。
这可不只是『五服”、披麻戴孝就行了,这里头的讲究极多。
斩衰,这是最重的。
子为父、未嫁之女为父、妻妾为夫,父为长子。
也就是说嫡长子没了,父亲都要服重丧,一则表示为自己的宗族失去可以传为宗庙主的重要人物而极度悲痛,二则表示对祖宗的尊敬。
隨后是齐衰,这基本上是为母亲的。不过长子先过世,母亲也要齐衰。
隨后就是大功、小功、总麻,这都是对应著身份。
朱元璋这样的老封建极为看重这些,就算是妾室,自然就是孩子们的长辈。
这要是碰到朱標这驴,让他给孙贵妃服丧,他得说不合礼法、拒绝执行,得给皇帝气的险些背气。
孙贵妃的病被查出来半年多了,可是迟迟没有办法医治,这才是最要命的事情。
近乎是一个等死的局面,肯定会更加让人心里有压力。
打发走了徐达一家,马寻也开始准备起来了。
新的一天开始后,马寻就带著老婆、儿子先进宫,他有这个觉悟,几天內是出不了宫的。
刚到小院,李贞就连忙问道,“小弟,天德真的没大碍?”
马寻拍著胸口说道,“姐夫,我给查出来的病,岂能有事?”
李贞信了,跟著乐观起来,“这倒也是,你既然查出来了肯定有把握。听说天德是以前的旧伤导致,要不我回头让保儿过来,他十八为將,也没少受伤。”
作为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没少南征北战,他可不是那种羽扇纶巾、指挥若定的性格,他没少亲自率兵衝杀。
本来是想要拒绝的,不过马寻转口说道,“行啊,趁著保儿在京城,是得给他好好调养。现在的年轻人就是不懂保养,年轻的时候健壮,老了就遭罪。”
这话大家听著居然不觉得违和,反而是有道理,
谁让马寻是神医呢,所以就算他没有李文忠的岁数大,那也没关係。
马寻左右看了看,“景隆呢?我过来了也不打个招呼,还得他带著驴儿玩呢。”
李贞笑呵呵的说道,“攀去大本堂读书了,不读书还是不行,过完响午他就回来。”
还是皇家的精英教育,李景隆这孩子可不是负责吃喝玩乐。
现在是到了学本事的年龄,读半天的书、习半天的武。
只不过读书只需要粗略读一下,武艺也不一定要多厉害,主要是学兵法。
马寻神秘兮兮的问道,“姐夫,景隆的兵法除了保儿在教,还有没有谁在教?”
李贞哪里不明白马寻的意思,“你姐夫也时常教一下,也没忘了驴儿,到时候肯定也教。”
这就是误会了,我可不是担心我家驴儿的前途,
怪不得这李景隆在歷史上被朱元璋颇为喜爱,闹了半天还是半个徒弟呢!
安顿好刘姝寧和马祖佑,马寻就朝著乾清宫而去。
朱镜静都望眼欲穿了,看到马寻立刻跪下,“多谢舅舅救我母妃。”
朱福寧也跟看跪下来,她现在也懵懂知道点事情了。
马寻都习惯了,说道,“行了,自家人就用不著多礼。”
虽说是皇帝的女儿,皇后也確实不会对这些皇子皇女刻薄。
但是如果生母不在,再加上是女儿身,那在宫里可就不好过了。
没別的原因,单纯的就是皇帝重男轻女极为严重,皇后也不是想见就见。
到了殿內,马寻异了,“景隆都去读书了,你不去?”
朱橘嬉皮笑脸说道,“求母后开恩唄,昨天听说徐大將军病了,我没去实在太可惜了!”
这孩子也是个直肠子,从小到大就口无遮拦的。又仗著是『小儿子』的身份,朱元璋和马秀英也確实宠爱的厉害。
马秀英认真叮嘱说道,“她那样子你也知道,这事情你尽力即可。”
马寻也点头,“我也只能尽力而为,能不能起到效果难说。只是一会儿我说话,你们顺著即可。”
朱福寧这丫头小就在殿外,朱镜静过两年就要嫁人了,多少也懂些事情。
马秀英带著马寻到了西六宫,到了孙贵妃的寢宫。
孙贵妃倒也没有缠绵病榻,只是气色不太好,“小弟,倒是有劳你了,这半年多都是劳你时常给我看病。”
“小嫂子,这话说的就见外了。”马寻大大咧咧的说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没怪我迟迟不用药就是信任我。”
马寻大多数时候都是称朱元璋的一些妃嬪为『小嫂子』,当然这就是私下里了。
没办法啊,按照朱元璋规定的要求,皇后、皇子皇女包括皇妃等,正式称谓一律是殿下”。
孙贵妃是皇帝宠妃,又是皇后的左膀右臂,和马寻还算熟悉。
所以马寻很多时候都是跟著李贞、朱元璋或者马秀英来称呼一些身边人,这没多大错孙贵妃伸出手说道,“这些时日我倒是觉得乏力,胃口也不大好。”
“病情如此。”马寻一边把脉一边说道,“我前段时间一直在製药,你肯定也听说了。先前不少人试过,还是有些效果。”
孙贵妃露出笑容,颇为期待的说道,“我也是听陛下提起,方才请他出面。我怕继续拖下去,我这病越来越重。”
“本来就是在给你製药。”马寻张口就来,“太医院那边也寻了不少和你有同样病症的人,大多数都是有些效果。』
这话不是马寻邀功,一部分也確实是实情。
孙贵妃连连表示感谢,“真是有劳小弟了,要不是你,我说不定早就没了。”
应该不至於早就没了,不过可能快了。
马寻认真把完脉,对朱镜静说道,“將太医过往诊脉的本子拿来。”
这都不用朱镜静去拿,旁边的侍女赶紧將『病歷』拿来。
这也是马寻看病的习惯,得先看看病歷,然后才好接下来的治疗,或者是话术。
马寻认真看了一刻钟的病歷,其他人都是在认真等著,不免也有些紧张,或者是在观察他的神色。
朱橘凑在跟前,一个劲的在瞅病歷。可是上面的一些记录,他隱约看得懂,但是又不太懂。
没办法,学的太浅,还没办法成为合格的郎中。
“倒也不错,没怎么恶化。”马寻长吁了一口气,露出笑容说道,“小嫂子,不是我吹嘘啊。我这新药算是给你们捡著了,你和徐大哥正適合用这药。”
马秀英也跟著说道,“这倒是你们的福气,天德得了背疽,你说这多嚇人。”
作为早年就名满扬州的贤女,孙贵妃有些吃惊,“魏国公怎么患了如此恶疾?”
马秀英心有余悸的同时又是藏不住的自豪,“也是小弟医术高超,不只是给看出来了,还能治!”
至於马寻前几年就有事没事的在蒸大蒜,那时候大家也就是听之任之。
他是个徐国公,又是名医,就算一时半会儿蒸不出来什么结果,也没人多说什么。
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大蒜素制出来了,而且试药之后也有了非常不错的反馈。
这一下还有什么好说的,医术高超啊,制出来的药都厉害!
所以说徐达、孙贵妃赶著了,这也不算是过分。
药制出来了不说,也经过了最初期的临床试验,这得是多大的幸运。
朱橘忽然问道,“舅舅,您那药是用以消毒?不能只是背疽这些吧?”
“那肯定不会,重感冒什么的也能用,肺炎都能治。”马寻隨口说道,“不过这也不是什么神药,到时候还是得对阵下药。老五,肺炎是什么你该知道吧?”
朱橘多聪明的人,心思全都用在学医了,其他地方没开窍,“以您將一些病症称为炎症,我觉得肺炎就是风温肺热病、喘病、咳嗽病、肺痛!舅舅,您可真厉害!”
这是实话,因为肺炎在这个年代不说是绝症,不过確实非常难医治。
马寻笑了起来,“还算有些悟性,你要是继续这么钻研,肯定比我厉害!”
朱这时候就谦虚了,“那不能,我就是再厉害,肯定也不如您。”
看著马寻一边在看病一边在逗朱,好似是有些没有將孙贵妃的病情放在心上,可是大家也都不约而同的鬆了口气。
他以前也经常来给孙贵妃看病,只不过表现的比较谨慎,那就是情况不乐观了。
而现在有说有笑的十分轻鬆,这就说明情况在好转,新药制出来了就有把握。
“小嫂子,我回头就给你开药。”马寻笑著说道,“我看俩丫头还得您亲自教,就別让我姐照顾著了。”
孙贵妃连忙起身,那叫一个开心,“真是有劳小弟了,要不是你,我哪能捡回这条命。”
马寻笑著摆手,“没那么严重,明天我再过来,您先歇著。”
孙贵妃自然是开心的,如释重负的她带著两个女儿將马寻送到宫门口。
马秀英看出来了些端倪,“小弟,你这是在让她安心?”
马寻也不否认,“有些事情这些病人想要活,那用药的效果就好。现在贵妃殿下就是如此,我说的轻点,她又信我,那自然就最好了。”
朱橘两眼冒光,舅舅看病不只是用药,还能看心病!
马秀英笑著点头,她的弟弟看病还是一如既往的周到、全面,最主要的是看起来是真的有把握,这才在孙贵妃那几乎是打包票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