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296章 保育专家
第296章 保育专家
感慨著媒人难当的马寻再次进宫了,不过这一次是直奔春和宫,也就是东宫了。
对於东宫,马寻一点都不陌生,现在东宫的很多布置都是他安排的。
徐蛾走在前面,说道,“老爷,我仔细瞧过了,大致是没问题,只不过还得您过目了才能安心。”
马寻小声问道,“太子妃那边你留意了没有?她要是无缘无故的闹脾气,可千万得注意。”
孕激素什么的说了没用,但是马寻叮嘱了,皇家的人都能理解,反正就是要让著孕妇,她们也不是无理取闹。
朱元璋对此可是有发言权了,前两年他的妹子可就是更年期,那就是无缘无故的控制不住脾气。
这不怪他朱重八,也不怪自家妹子,郎中都说了,那自然也就算是“病症”。
徐蛾连忙说道,“我自然记在心里,皇后殿下也知道,先前还叮嘱过大公子。”
“你照顾过姝寧,每天散步多久、吃多少,虽说因人而异,不过到底还是相差不大。”马寻就认真叮嘱著说道,“到时候我再看看,你可务必细心一点。”
徐蛾连连点头,这些事情她可不敢大意,一切都是按照老爷的吩咐来,这才是最行之有效的。
常婉走路还是一如既往的轻快,不过现在多了些小心,“舅舅,您要是再不过来,太子可就要去家里请您了。”
“他啊。”马寻吐槽说道,“第一次当爹心里欢喜,我能理解。一会儿我教你点法子,好好治一治他。”
常婉低头捂著嘴,“舅舅,我可不是无理取闹的人。就算是现在有了喜事,也不该恃宠而骄。”
马寻恨铁不成钢了,“你这丫头怎么就不机灵呢?你现在有身孕,怀著太子的第一个子嗣,说不定就是我大明以后的皇帝。你要点脾气、任性一点,那不是应该的?”
常婉还是坚持说道,“父皇母后对我极好,太子处处也都让著我,岂能再得寸进尺。”
马寻连连摇头,“你啊,算了。我可告诉你啊,现在你招惹一下太子,欺负一下常茂,那是应该的,他们都该让著你。”
常婉有些心动了,“那我回头將常茂叫过来,许久没见著他了,心里还是有些惦记。”
这一下徐蛾立刻记在心里,应该不需要两天,常家三兄弟就要进宫了。
到时候就是正经勛卫了,不用每天只是在宫门站半天,只是在外城巡视了。
看起来这天底下的姐姐大部分都一个样,平时欺负自家弟弟是没问题,可是又一直放不下。嫁出去了,也惦记著娘家的弟弟们。
仔细按了按床垫,马寻微微皱眉,“婉儿,要是你睡不惯太硬的床,也別睡这么软的。”
常婉立刻记下了,其实床已经换了被子等,不过既然舅舅觉得软床不好,那就换了。
床太软不行,太硬也不行,自然是软硬適中才好。
建个泳池什么的就算了,虽然到了夏天的时候也算是孕中期適合游泳,不过如今还是小心一点比较好,常婉好像也不会游泳。
马寻仔细检查著食谱,满意的点了点头,“婉儿,別怕麻烦。少食多餐,不要是逮著一天三顿就猛吃,这不好。”
徐蛾在旁边说道,“老爷放心就好,这事情我记得。我到时候每天陪著太子妃散散步,膳食我也盯著,肯定有瘦肉、菠菜、鱼。”
“七分饱就好。”马寻就笑著开口,“不是不捨得给你吃,这是为了孩子好。”
徐蛾连忙说道,“我准备请旨在东宫开个小灶。”
“这个好,伙食自己安排。”马寻立刻答应下来,“盯紧一点,这事情不能马虎。”
在皇宫还真不是隨隨便便就开小灶,很多的时候都是统一供应食物,后妃或者皇子的食物大多数都是直接从尚膳监那边做好了送过来。
麻烦,一点都不麻烦。
寻常人家有了孕妇都仔细很多,更何况现在还是个太子妃呢。
常婉有身孕的事情现阶段也只是极少部分人知道,过些天不出意外的话,得是安排马寻去朝堂上报喜。
仔细的检查了一下东宫的情况,实际上也没多少需要马寻操心的,都安排的妥妥的了马寻也就给马秀英吃颗定心丸,“姐,我觉得东宫上下就挺好的,我是看不出来有什么不足之处。”
常婉就立刻说道,“母后,还是舅舅细心,看著我床榻不太好给换了。要不是舅舅,
这些事情我们哪能留意。”
对於这个儿媳妇,马秀英是一百个满意,“那是你舅舅该做的事,他也就这么些能耐了。”
“母后,这话我就不太认可了。”常婉笑著反驳说道,“舅舅这些天也没閒著,学院那边迟早能做出大事。现在还的医护兵,不知多少大將都在抢著要。”
马秀英脸上浮现笑容,自家弟弟还是有非常大的本事,军中上下谁不知道那些医护兵的厉害之处呢。
所以马寻现在就算是没事蒸尿玩,虽然听起来有些荒唐,但是也都能忍。
先前不少人说尿可以入药,那么神医蒸尿肯定也是有原因。
“我过两天得去趟国子学。”马寻就提起正事,“本来先前就打算去的,今年这一科怕是又不怎么样。”
提起这个马秀英也犯愁,大明第一科的进土质量普遍一般。
而今年的第二科会试,按目前的情形来看也是质量不怎么样,而且还是南方的人多。
不出意外的话,又是江西、浙江和福建这三个地方排在“前三甲”。
虽然还不至於闹出来全都是南方人,甚至基本上就是被某一两个省的人近乎包揽,但是继续照这个趋势下去,大明的文官还真的就是有了“同乡之谊”。
分省考也没多少用啊,本来乡试等就是分省,会试要是再分省给名额。
那乾脆点会试就別办了,乡试后直接召各地乡试的前几名到京城就行。
“这事情你確实得留心一点,朝廷的文官还是不够。”马秀英想想都觉得发愁,“尤其是底下府县的官员,好些都是从蒙元手里接过来的。”
何止是底下的基层官员啊,就算是朝堂上的一些重臣,也是从各方势力那里接手的。
朱元璋和朱標就算是想要在这个时候大力的整顿吏治都难,官员实在太少了,杀的太多说不定要造成一些衙门的停摆。
这还真的不是在夸张,歷史上的郭桓案之后,六部侍郎基本上都空了,六部尚书也缺了一大半。
这样的结果就是很多的事情运转不太顺畅,了不小的力气才慢慢的扭转这局面。
更治不整顿不行,因为纵容那些贪官污吏只会持续的败坏官场风气,带来的危害就更大。
可是一下子下死手,朱元璋手里也没有足够多的人去顶那些空缺。
培养官员的事情就势在必行了,只不过这也不是一而就的事情。
朱標心情愉快的来了,还牵著个马祖佑,“娘,我是带不住驴儿了,一会儿要跑一会儿要闹,喊他喝水不喝,眨眼的工夫就说饿了。”
“先带著。”马秀英打趣说道,“你非带他出去,现在知道不容易了?驴儿还算是乖的,以后你有了孩子就知道多不容易了。”
马祖佑跌跌撞撞的跑到马秀英面前开始告状,“母,大哥不好。”
马秀英抱起来马祖佑问道,“怎么不好了?又怎么惹你了?”
“不抱宝。”马祖佑爬到马秀英的腿上,隨即委屈的將肥脸贴著他姑母胸口的胸口,
“宝,不动。”
这一下马寻都看不顺眼了,“標儿,孩子小好动不假,只是走不远。驴儿是不是走著走著就一屁股坐下了?细心点,孩子累了!”
朱標就委屈了,“我说了牵著或者抱著,他也不乐意啊。”
“哄啊,这么点大的孩子懂什么,孩子小就得哄!”马秀英深感自己的一些决定英明,“雄英以后就养我跟前,你和婉儿还是要学学。”
虽然以前给朱標、常婉提过醒,他们也算是答应了。
但是那时候是没动静呢,现在真的有了子嗣,谁知道这会不会认帐呢。
所以有些事情也確实需要再次確认,大孙子就得养在皇帝、皇后的跟前。
朱元璋和马秀英是铁了心要將『朱雄英』带在身边,李贞和马寻这个时候也是在敲边鼓了。
朱標和常婉也就別多想了,第一个孩子確实没什么经验,就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多照顾照顾。
“標儿,等你舅舅去朝堂报喜了,你就该准备上朝的事情了。”马秀英抱著马祖佑,
严肃的说道,“以后就该正式观政,和如今可不同。”
马寻连忙提醒,“標儿也不能太累,这事情得注意。”
確实不能累著大外甥了,本身身体就不算是特別好,要是再学朱元璋那样的天生牛马圣体的工作方式,铁人也吃不消。
內阁制、军机处等等各有优劣,但是可以肯定的就是现阶段不適合这些。
李善长和胡惟庸还在活蹦乱跳呢,王朝初建还有一系列的事情要做呢,这时候的皇帝手里没有实权,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