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264章 马高僧限时返场
第264章 马高僧限时返场
马寻回京了,这不是秘密。
只是上一次公开场合的露面还是回京时,那位国舅爷还是像以前一样,进了宫就没了身影、没了音信。
就算是奏报北伐事宜,那还是广德侯华高和镇国將军沐英,而不是本该去做这些事情的马寻。
习惯了就好,或许在一些人眼里,马寻这个国舅能少出现在朝堂才是最好的。
小院里十分热闹,马祖佑虽然不会走路,但是穿著开襠裤的胖娃娃爬的那叫一个飞快,
马寻就鬱闷了,“这孩子还是和我不亲。”
刚刚从马寻身边爬走的马祖佑坐了起来,靠著马秀英就没忍住流出一串哈喇子。
“啊!”
奶凶奶凶的马祖佑举起双手,不高兴的挥舞著手控诉著马寻。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马秀英笑著说道,“你就逗他,越逗越不和你亲近。驴儿不喜欢他姑父,我看就是你姐夫给孩子逗急了。”
朱元璋那逗孩子的方式,还真的是『老一辈人”。
有事没事揪个雀吃,或者是挠挠脚心,这都是常见的事情了。
看著胖嘟嘟的马祖佑,马寻问道,“孩子现在多重了?”
马秀英骄傲说道,“才二十一斤。”
马寻瞬间无语,因为明朝这一斤差不多是六百克,也就是说马祖佑现在差不多二十五斤。
这还真的是大胖小子,这是稍微有些超重了,看著是爷爷奶奶最爱的大胖小子,但是太胖了也不好啊。
马秀英继续骄傲的说道,“咱家孩子就是长的好,哪个见著不喜欢?”
这是自带滤镜的原因,不过也確实是因为马祖佑白白胖胖的非常可爱,又乖又乾净的孩子当然討人喜欢。
后续的餵养等,马寻肯定是要多在意,要不然他的儿子以后就要为体重而烦恼了。
马秀英看了看马寻,说道,“过些天你主持一场法会。”
马寻愣了一下,“什么?”
“法会。”马秀英有些调侃的说道,“你也是当过和尚的,能不知道法会?”
无语的马寻说道,“我有本事主持法会?”
马秀英也有些无奈的说道,“前年你姐夫把灵隱寺住持见心来復召京说法,授以金槛袭裟。”
马寻心里有数了,说道,“现在朝野上下不少人还是崇尚佛法,是该整顿了。”
马秀英更加无奈了,“那年灵隱寺的人聪明,主动將杭、秀两州庙田一万三千亩交还朝廷,你姐夫也收回大半。”
灵隱寺千年古剎,明面上的田地就有一万多亩。
这还是在经歷了唐武宗法难、元朝时的压制以及元末乱世寺庙毁於战火。
不过灵隱寺前年又一次失火,据说损失较重。
马寻仔细问道,“姐夫想要管一管僧道?”
洪武元年的时候就有善世院,后来又改称为僧度,以后会更名僧录司,就是主管天下僧侣的官方机构,当和尚也不是谁想当就当。
道门的则是龙虎山的天师府,如今的武当山几乎没有像样的道观,那得到了朱棣时期在大力兴建武当。
马秀英有些好笑的说道,“你姐夫常说你不去寺庙,你就该常去天界寺。不去天界寺就去鸡鸣寺、棲霞寺,那边也盼著你过去。”
天界寺就是南京三大寺之一,僧录司就在天界寺,管理天下僧寺。
大明设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左右觉义等员职。现在的天界寺主持是宗,可以说是天下第一高僧了。
马寻忍不住抱怨起来,“我当和尚那事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让我去主持法会不是闹笑话吗?”
“那让你姐夫去?”马秀英反问起来,“你姐夫不喜欢你外甥们接触僧道,心里也不亲近那些人。你不去不行,总该有人去管管。”
对於宗教,朱元璋自然是比较提防,他知道宗教的威力。
可是作为皇帝来说,也知道宗教信仰的力量。歷朝歷代的统治者,也確实会出於一些原因鼓励或者打压宗教。
说到底就是一些宗教的教义或许会符合统治者的利益,所以有些政策等也会变。
马寻更是直抓头,“这么说来,也只有我能去主持法会了?”
“好岁在庙里呆过,又是读过经书。”马秀英不许其他人说马寻当和尚的过往,但是她能说,“我看你是忘了本,就混饭吃的时候能想著菩萨了。”
马寻实话实说,“不混口饭吃,谁去庙里?姐夫不也是为了混口饭吃去当沙弥吗,那还不如我呢!”
听著马寻这话,马秀英和刘姝寧都无语,这两个混饭吃的和尚还有了鄙视链,
马寻自称是没度,不过勉强算是正式出家,不过转瞬就跑了。
朱元璋当初去了寺庙就是沙弥,也就是“小和尚”,结果寺庙封仓被赶了出来。
在如今的这个年代,想要出家者得先要到寺院中生活一段时期,服各项劳役,可以不用剃髮,
这就是当和尚前的『考察期”。
所以说马和尚看不上朱沙弥,那还是有根据的。
马寻怀疑问道,“不只是要去主持法会吧?”
“明年要修十庙,你先去看看。”马秀英严肃一些的说道,“要建功臣庙、帝王庙、卞壶庙、
刘越王庙、曹武惠王庙、福寿庙、城隍庙、真武庙、蒋王庙和关羽庙,你去选址。”
马寻就知道这事情是推不了的,因为这些也確实就是正事。
任何年代都少不了一些祭祀、仪典,在打天下的时候朱元璋也就建过一些功臣庙,但是那显然还是不够。
现在要建的功臣庙,算得上是规模最大、级別最高的。
至於帝王庙等,那也是出於一部分政治需要了。
鸡鸣山肯定更加热闹了,会是很多文人墨客嚮往之地。
马秀英继续说道,“你去打了一趟仗,心里也痛快了。明年大大小小的事情不少,你也该帮著些了。”
马寻立刻说道,“学院那边还有不少事情,医官有大用。”
“这事情用不著你费太多时间,怎么培养医官现在有了路数。”马秀英哪里不知道马寻的心思,“你去学院没人拦著你,只是其他事情也要做。”
教书育人、当工匠,这是马寻的兴趣爱好,朱元璋和马秀英都已经不想再说什么了。
主要是想要彻底让马寻死心不可能,那就稍微放宽一点,只要不耽误一些正事就行。
马寻有些担心的看著马秀英,“姐,姐夫不会真的想要我去管僧道吧?”
马秀英好整以暇,抱著马祖佑问道,“你当过和尚,又比较喜欢道家,这不合適?”
“我现在就怕这些,现在有了驴儿,我犯了错说不定就真给赶去当和尚了。”马寻有些发愁,“我六根不净,我出不了家。”
马寻以前的有恃无恐就是他是马家的独苗,所以他就算是再任性,朱元璋和马秀英也都只能包容。
现在的情况就难说了,他可不是独苗了。
马秀英好笑的问道,“好端端的让你出家做什么?”
“现在让我主持法会,凤阳的皇觉寺让我去修、让我去建。”马寻就说道,“还有明年要修的十庙让我去管,这不是逼著我出家吗?”
刘姝寧听不下去了,劝道,“夫君,这些事情你多少懂一些,自然该为下分忧。哪有那么多事情,无非就是你能管好这些事情罢了。”
马秀英点头,还是弟媳妇识大体。
马秀英也笑著说道,“老三明年也要成亲,老二到现在还在念叨著他成亲的时候你不在京里。
马寻对此倒没什么意见,“这还真是快,刚见著的时候就几个大小子,现在都要成亲了,老三定下来的是谁家的?”
马秀英看了一眼马寻,有些征討意见一般的说道,“永平侯谢成,虽说是侯爵,不过这人是凤阳人,是你姐夫当初带著去打定远的二十四心腹之一。”
淮西二十四將,这就是朱元璋最心腹的班底了。
马寻立刻吐槽了,“姐,我不是不识大体的人,老三和永平侯结亲没什么不好。”
马秀英再次开口了,“老四定的是天德家的大丫头,那丫头会读书。先定下来,过两年再成亲。”
看到马寻不说话了,马秀英就立刻说道,“我和你姐夫就怕你这样,真不是咱们偏心。国公就那么几个,也不是岁数都相当。”
马寻赶紧解释,“我没说老三的婚事不好,也没说老四的事情不妥,没那回事。”
看到马寻不是口是心非,马秀英才露出笑容,“你就疼你几个外甥,他们的亲事这么大的事,
你这个舅舅也该知道。”
朱元璋和马秀英哪受过这些气,自家儿女的婚事,他们一直都是觉得该怎么安排就安排。
可是现在倒好,就算是打算定下来了,还要和孩子们的舅舅商量一下,这上哪说理去!
马寻忽然问道,“徐大哥知道这事吗?”
马秀英就淡定的说道,“现在还不知道,过些天他回京了,咱们再和他好好说说。我和你说,
他肯定不想他丫头嫁到咱家,咱们得想些法子。”
刘姝寧也笑著说道,“徐家丫头读书是厉害,真是个女诸生。我本是自翊饱读诗书,在她跟前还是差了些。”
“啊!”
马祖佑急了,娘不关注他了,姑母也不逗他玩了,这可不能忍!
一家子的焦点再次是马祖佑了,稳稳的拿捏爹娘、姑母。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