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从宝莲灯开始 - 第264章 血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4章 血脉
    龙身只是门槛,往后亦有高下,而境界高低最明显的表式便是龙趾。
    六趾对应的仙道境界便是金仙。
    丁林眼神微凝,在看到第六根龙趾的时候,当时为习练《大品天仙诀》所阅读的那些书山中,关于真龙的记载一一浮现在脑海。
    龙爪上,第六趾才刚刚冒了头,还没有完全长成。
    这是因为他修行不够,但其实通往金仙的大门已经洞开了,不再有瓶颈,接下来只需要积累,当道行突破一元之数,反哺肉身,龙躯便会自然进化到金仙层次,而那根龙趾也会在那时彻底长成。
    反本溯源,祖龙乃是当初洪荒世界中第一批大能。
    大罗境界的血脉衍生,包罗万象,当龙躯生出六趾,进化到进化到金仙层次后,沉睡在血脉中的记忆会被唤醒,那是些关于法则的记忆。
    这是另外一条修行体系,先肉身而后感悟。
    血脉修行,肉身才是根本。
    丁林原以为,他要突破金仙,得先练会天罡三十六变,现在看来,或许能够依靠肉身更先一步成就。
    但不管是哪条路,能成便好。
    这也是丁林为什么在明了之后,又不觉得亏本的原因。
    何止是不亏,怎么看都是大赚!
    虽然以血脉遗泽成就的金仙,无疑会是最弱的那一类,继承而来的法则,不是由自己感悟,使用起来自然不能极尽升华,
    但是,金仙啊。
    还要什么自行车。
    就算弱一点,那也是金仙,这境界是做不了半点假的。
    才只用了半朵金。
    血赚!
    先以肉身带动境界,金仙成就,自然也就有了永久寿元,到那时就算是天罡三十六变难修,迟迟无法练会,也不会再有老死之臾,大可以从容图之。
    最后一点隐忧也没有了。
    有了肉身这既定的前途打底,方才虚悬着的心一下子就又落到了实处。
    适才的诸般思虑,固然有很大的可行性,也高屋建瓴,立意高远,但归根结底仍旧只是预想。
    实际上,不说法力积累所需要用的时间,就是练会天罡三十六变这一条,说实话,丁林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光是成就一个《大品天仙诀》他都废尽了心思,更遑论是这门有可能修至大罗的神通,虽然现在根骨资质比起之前又有了一个跃迁,但天罡三十六变无疑也一定是更难。
    心其实虚悬着的。
    丁林那时之所以这么想,更多的还是为了让自己不先泄气。
    但现在是真的不同了,当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明又一村。
    丁林闭目,法力流转,准备先唤醒一下状态,心态一变,连法力的流转都似乎轻快了几分。
    等等,这轻快不是因为心态。
    星河下,天河流淌,但相隔其实并不很遥远。
    那丝轻灵,来源自天河。
    水的律动!
    云从龙,龙生来近水,金仙境界继承的法则,当然也是水属。
    第六根龙趾长出,实际上,丁林在本质上已经触及了,只是因为还未臻至成熟,故而这点感应还很模糊,若有若无,时断时续。
    丁林睁开眼,刚刚安定的情绪又起伏了起来,方才是因为忐忑,现在则是因为激动。
    书中的记载便再是言之凿凿,有千言万语,也及不上亲身经历。
    从没有一刻,丁林感觉金仙距离自己是如此之近,似乎伸手就可触及。
    掌中灵光闪动,龙爪又变回右手。
    丁林起身。
    “哗啦啦!”
    身上掉出一堆东西,这是丁林所有身家,他皱着眉头审视,能稍微有点看头的,只有那一柄夺自万圣公主,又被他用炼宝诀改造过的长刀仙兵,倒正适合现在来用,但兵刃却不能用来修炼。
    除此之外,就只有一堆玉瓶了。
    丁林一一拔开塞子,除了些早就淘汰了的丹境妖丹外,全都是空的。
    玉瓶“叮叮当当”扔了一地,丁林最后看向了挨在一起,一溜排开的七把玉壶。
    眼睛亮了一下。
    丁林将嘴巴张到最大,一把接一把的换着壶拿起,但任由角度如何的改变倾斜,壶嘴里也都倒不出一点了。
    他又揭开壶盖,往里看,壶底干净的像是被猫舔过。
    为了登仙,他已耗尽了所有资源。
    丁林犹不甘心,双手又从上到下在身上摸了一遍,甲胄硌手,他身上灵光一闪,金甲被收起,红色的官服下依旧空空如也。
    确确实实,精穷精穷的。
    丁林喉咙蠕动了两下,挥手,将一地的瓶瓶罐罐收起,他又感受了一遍修为,四万七千六百年,距离仙境圆满还缺八万两千年。
    八万两千年,光靠修行,得攒多久才能够攒满。
    这一刻,丁林无比怀念七仙女。
    但没有便是没有,再如何也变不出来。
    丁林吐出一口气,经过了方才的那番折腾,情绪也算是发泄出去一些,已经勉强可以平心静气了。
    修为缺口太大,还是得想办法去搞些资源灵物。
    现在,就先研习一下天罡三十六和地煞七十二变。
    天仙既成,法则的领悟也该提上日程了。
    肉身成金仙只能是作为踏板,天罡三十六变这门大神通才是以后的根本。
    丁林盘膝坐下,双手各握住一枚玉简,一黄一青,青色的那枚先亮起,记录的是地煞七十二般变化。
    七十二变谓曰:通幽,驱神,担山,禁水,借封,布雾……斩妖,请仙……朝云,取月……知时,识地,辟谷,魇祷。
    丁林接着又往下看起详细的描述。
    通幽:谓与神灵相遇,谓深邃入神,可以洞察冥府地狱,又能看破虚妄也。
    ……
    坐火:谓之入火不焚,为避火决。
    入水:在海中又称潜渊而不溺也。
    ……
    煮石:诸凡五金八石者,炼制金石炼煅之药以服食,此即是种练丹之术。
    吐焰:可以吞吐烈焰,焚烧妖邪。
    ……
    辟谷:不饮不食,餐风饮露,不食五谷杂粮或人间烟火,神明食气而生。
    ……
    七十二般变化,同样也是七十二门御敌的手段,但看描述也俱是单一,形容极为宽泛。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