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 第537章 忠臣义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7章 忠臣义士
    “臧贤吗?”李士实略微犹豫了下。
    原本的时候,李士实确实是找臧贤运作的此事的,只不过中间被裴元横插了一脚。
    而且,当时裴元为了刷李士实的声望,还当着两人的面儿,提前点破了“闯三关”的关窍。
    虽说这大大获得了李士实的好感,但是却让臧贤警觉的意识到了密谋外泄的危害性,立刻终止了和李士实的合作。
    李士实之后则忙于“恩科”和“大议功”的事情,接着就是和吏部联手的京察,好不容易才抽出手来着手此事。
    如今“闯三关”计划重启,也轻松的搞定了仪制郎中这个拦路虎。
    但是突然爆发的边军和锦衣卫的争斗,却让裴元这个插手此事的黄毛,拿不出精力干预此事了。
    为今之计,只能把这个计划还给臧贤这个接盘手。
    而且裴元觉得,引入臧贤也是一件好事,至少他自己没办法把杨廷和拉进这个计划里来。
    没有杨廷和一系的资产注入,宁王系绝对没有后面那么大的声势。
    裴元还指望着用宁王这把刀,去割开大明的腐肉,当然不想耽误宁王发飙。
    杨廷和等人在面对一个试图反抗的无后皇帝时,也需要有宁王这个后手收拾烂摊子。
    大家也算是双向奔赴了。
    裴元对李士实道,“对,现在朝中局势错综复杂,这个摊子,只有臧贤能够收拾。”
    李士实犹豫道,“之前你离京后,我几次请臧贤来赴宴,他都没再理会,只怕这件事他不肯掺和进来啊。”
    裴元解释道,“之前的时候,臧贤不知道咱们的关系,对我也有顾虑,所以难免有警惕之心。”
    “这次我有事求到他,也算是多多少少卖给他个破绽,他自然就不怕牵扯进来了。”
    “只要大都宪给的价码有诚意,臧贤应该会感兴趣的。”
    李士实忙道,“好,老夫记得此事了。”
    裴元急着要去见钱宁,匆匆的和李士实告别。
    路上的时候,裴元心中转念,既然这次打算趁着入宫,亲自去送信,那就没必要分成两次了。
    该去寻妍儿把另外一份文书要来,看有没有机会一块交给夏皇后。
    裴元立刻转道,先前往了临时安置焦妍儿的菩提院。
    在菩提院中,裴元见到了惊魂未定的焦妍儿,以及跟随在一旁做事的毕钧。
    裴元要用焦妍儿制衡未来的焦芳一党,自然不以寻常女子视之,简单的和他说明了锦衣卫和边军的争斗,让她好好在这里躲藏,随后才向她索要上次的那封信。
    焦妍儿也不多话,连忙给裴元说了那密信隐藏的地方。
    裴元又赶紧回了趟灯市口老宅,将那密信取了出来。
    好在两处离得不远,也没浪费多少时间。
    等到急匆匆的赶到宫城前,裴元一行还未等靠近,就被巡兵喝止道,“天色已经晚了,马上就要落锁,外官不得入宫。”
    或许是听到了巡兵的动静,有被惊动的锦衣卫武官过来呵斥道,“没看到穿着锦衣卫的官服吗?这是我们的人,是今晚当值的武官。”
    裴元见状,连忙亮出了自己的象牙腰牌。
    那锦衣卫武官丢给那巡兵一小块银子,沉声道,“家里有事,来迟了些。”
    那巡兵没有多话,笑了笑,任由那锦衣卫武官,将人领了进去。
    等到进了宫门,离得那些士兵稍远了些,裴元才向那锦衣卫武官低声问道,“不妨事的吗?”
    那锦衣卫武官满脸无所谓的说道,“这有什么?出了事情,都有钱都指挥使兜着,谁敢造次?”
    裴元打量了那百户官一眼,只从他这语气,就能看出钱宁一党是如何的骄横了。
    说起来,钱宁晋位都指挥使,还有裴元一点功劳。
    锦衣卫作为卫所衙门,按理说最大也就是指挥使了。
    但是没办法,裴元提前抛出的义子策,让朱厚照加封了一大票的锦衣卫指挥使,如此一来,钱宁这个真正做事的锦衣卫指挥使,就没有足够的慑服力了。
    为了提升钱宁的地位,朱厚照也把他收为了义子,并且把他的锦衣卫指挥使晋升为了锦衣卫都指挥使。
    权力还是那些权力,只是品级提到了正二品。
    这倒不是朱厚照别出心裁的首创,实在是早有先例可循。
    第一个获得破格待遇的,就是当年随从英宗一起被俘的锦衣卫袁彬。
    袁彬在朱祁镇被俘期间一路用心照顾,等到英宗回朝之后,景泰帝和朝臣们都十分感动。
    这可是百年罕见的忠臣义士啊!
    于是他们咬咬牙,将袁彬提拔为从六品锦衣卫试百户。
    什么概念呢。
    裴元在山东五府扔的那几个草台班子,头子就是试百户。
    之后朱祁镇被当狗一样关押在了南宫八年,等到朱祁镇被放出来之后,已经五十多岁的袁彬,终于迎来了人生飞跃。
    朱祁镇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把袁彬由从六品试百户晋升为正三品锦衣卫指挥使。
    等发现加点加不动了,朱祁镇这才意识到袁彬锦衣卫的官职已经加满加到上限了,于是朱祁镇又为锦衣卫增加了都指挥佥事的官职。
    这是锦衣卫第一次有了“都”这个概念。
    接着在内阁首辅商辂被罢免后,袁彬想要他的宅子,朱祁镇立刻允诺。袁彬又觉得内阁首辅的宅子小了点,朱祁镇又为其重建,兴复家宅。
    再后来,年近甲的袁彬,老婆没了,朱祁镇随即为其寻找续弦。最后从太后姻亲中挑选贵女嫁了过去,并且让亲舅舅孙显宗为他主婚。
    可惜……
    袁彬大概真的只是试百户的格局,在人生获得飞速跃迁之后,他彻底忘了自己是谁。
    后来,他一个锦衣卫高官,竟然被文官推到前面,对抗另一个锦衣卫指挥使门达。
    对此,只能说,别人都可以跳出来对抗皇帝,但不能是锦衣卫啊!
    就算可以是锦衣卫,但不能是你啊!
    想一想,你那默默无闻当了八年的从六品。
    想一想,你那一年加满,然后不断新设的官职,提高的品级。
    想一想,你要来的内阁首辅的宅子。
    想一想,你这个甲老汉娶到的外戚贵女,以及某人替你出的聘礼。
    再想一想,在天子“虑廷臣党比,欲知外事”,所以重用锦衣卫门达时,恃帝旧恩出来充大瓣蒜的那个傻逼是谁。
    只能再次说,哪怕是神灯,都有许愿次数的啊……
    但好在,袁彬还是走运的。
    朱祁镇不忘当年共患难的交情,最终还是警告门达,无论你怎么办,一定要还给我一个活的袁彬。
    奈何不了袁彬的门达,只能把他弄去南京锦衣卫带俸闲住。
    而且更加幸运的是,等到朱祁镇的儿子成化天子继位后,袁彬的神灯次数刷新了!
    袁斌再次回到京城,能够继续快乐的许愿了。
    成化天子虽然不喜欢他的老子,但是不忘袁彬和他老子共患难的恩情,这次给的就不是都指挥佥事了,而是“都督佥事”。
    又第一次让锦衣卫有了“都督”这个概念。
    可惜袁都督房子很大,老婆没死,成化天子一时半会儿,竟然不知道还能给啥了。
    袁彬最终的收获是:光禄大夫、上柱国、左军都督,母、妻诰封为一品夫人,后代世袭锦衣佥事。
    可以说,能从老朱家爆出这么多好东西还能善终的,真不多了。
    钱宁几乎没什么功劳,却能援引袁彬旧例,成为都指挥使,这已经是朱厚照滥赏军职的缩影了。
    若不是裴元有着清醒的认知,始终抓着手中的权力,就算当了空壳子的指挥使、都指挥使、甚至左右都督,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裴元犹豫了下,向那锦衣卫武官询问道,“敢问兄弟该如何称呼?”
    那百户官连忙笑道,“不敢,卑职叫做钱勇。”
    裴元听着这名字,多问了一句,“那不知你和钱都指挥使,该怎么称呼?”
    那百户官笑着说道,“都指挥使很快就名入玉册,全家成为宗室了。所以认了卑职做干儿子,传钱家的香火。”
    裴元闻言心道,那确实不能叫兄弟,差了辈儿呢。
    裴元试探着打听道,“那不知都指挥使现在何处?什么时候能来相见?”
    钱勇说道,“今天陛下在宫中安寝,都指挥使定然是要在旁服侍的,什么时候得暇,卑职也说不清楚。裴千户先跟我去职房歇歇脚吧。”
    裴元心中有数了,又随口向钱勇问道,“我听说,都指挥使因为江彬的事情,还挨了天子的打,没什么大碍吧?”
    钱勇听了得意道,“那没什么,做给那些丘八看的,都指挥使连层油皮都没破。”
    裴元听了此言,对北镇的这些锦衣卫立刻看低了几分。
    这些锦衣卫整天围着天子转,连自己同样是军户都忘了。
    无非是体面点的仆从罢了,竟然还瞧不上军户出身。
    裴元又装作关心的问道,“那后续呢?天子说什么了,没为难都指挥使吧吗?”
    钱勇不明所以,“能说什么?”
    裴元道,“我听说李琮、神周他们一直在鼓噪闹事,永寿伯府那边驻扎的外四家军已经沸反盈天了,难道宫中毫无所觉吗?”
    钱勇哈哈一笑,不屑道,“一帮跳梁小丑而已。”
    “当今天子聪慧,又颇懂兵马,岂能让那些骄兵悍将挟制?”
    “若是因为这点事情就轻易示弱,长此以往,就将受制于人了。”
    裴元见钱勇粗豪,不像是有这种见识的。
    想着他和钱宁的父子关系,心中暗暗想着,这应该是钱宁的看法了。
    难怪钱宁会有恃无恐的紧盯皇帝,任由那些边军喧哗闹事。
    只是……
    裴元原本以为这会儿钱宁该是惊慌失措的,所以才会顾不得许多,把自己叫进皇宫商量事情。
    可看他这个有恃无恐的态度,裴元不由脚步微顿,心中冒出个大胆的猜测。
    边军喧哗闹事,固然是钱宁要面对的一个危机,但是从某种角度来看,未必不是一个趁机扳倒外四家军的机会。
    朱厚照虽然不抗压,但却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软蛋。
    他能冒着风雪驱驰草原,又能亲自上阵杀敌,也是一个十分勇武的人。
    这样的人,在看破边军那些伎俩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会轻易向那些家伙低头?
    想到这几方的拉扯,裴元顿时觉得眼前的局面,似乎变得更加复杂起来。
    边军已经在酝酿不安的情绪,距离最近的宣府随时可能会进行呼应,与此同时,钱宁又寄希望于利用此事激怒天子,彻底赶走外四家军。
    而且,这种可能性还不小。
    只要钱宁能够稳住宣府和其他的外镇兵马,把骚动的局面控制在“外四家军”这个范围,那么没有后顾之忧的天子,就会有很大可能倾向于展示威严,压制那些不驯服的兵马。
    如此一来,就算外四家军被轻轻放下,江彬、神周、李琮这些家伙却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
    从结果来看,说不定还能在这个过程借到文官的力量。
    可另一方面,一旦宣府做出呼应,那么事态就会急剧恶化,朱厚照很可能会立刻对钱宁和裴元降罪,寻求快速的平息事端。
    这里面有操作的空间,但和刀尖上跳舞也没什么分别。
    裴元想着钱勇那乐观的情绪,想着钱宁把自己紧急召入宫中的举动,慢慢把自己代入钱宁的角度去思考这个事情。
    如果我是钱宁,那么在当前恶劣的局面下应该怎么做,才能万无一失的解决掉这个问题呢?
    裴元想着想着,心中忽然一警,有了一个危险的答案。
    ——钱宁并不需要完全解决掉这个问题啊!
    他只要抢在宣府做出反应之前,让事态恶化,激怒天子驱除外四家军就行了。
    等外四家军被驱除之后,面对有可能生变的边军,要面对问题的就不是他钱宁了,而是所有人。
    到时候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整个朝廷都得被迫出来主动平息事态。
    而如果,激化事态的人不是他钱宁,那可就更美妙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