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 第643章 火器时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43章 火器时代
    李密没有划水,这一点杨英在他这边的使者是看在眼里的。
    李密其实也不会划水,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家性命就捏在人家的手中,打了打不过那另当别论,若是上来就叫人看出来自己打假赛,他身后可是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呢。
    杨英得到战报之后坐在屋中也是半晌没有缓过劲儿来,李密不是弱手,因为即便是他自己,在没有联合群雄之前也是不敢轻易招惹李密的,他的陷阵营与轻骑兵可谓是名震天下,但如今这两个王牌部队几乎在一夜之间损失殆尽,这即便是杨英都怀疑到底是不是他给递过来的假情报。
    但其实头两天时,他手底下的快马探子就已经将敌人的进度汇报了上来,杨英其实是明白李密的左膀右臂是真的被打光了。
    只是此刻并非心疼人家队伍的问题,而是说自己怎样才能将敌军阻击在邯郸之外。
    若是叫敌占据邯郸,那这个枢纽之地可以在几日之内抵达他们任何一方势力的驻地,若是再加上他们叫人恐惧的战斗能力,中原这本来堪堪凝聚起来还没有来得及整合的烂摊子立刻会被再次冲成一盘散沙。
    “传令下去,不惜一切代价阻击魏军于邯郸城之外。”
    杨英传达命令之后,他独自一个人坐在屋中,外头的光影变化叫他的脸上忽明忽暗。
    他心中知道这必然是一场惨烈的大战,如果按照当下魏军展现出来的战斗力,正面对抗几乎是没有任何胜利的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人数去堆,若是还不行恐怕只能请出最后的大杀器,也就是东突厥支援而来的十余万精锐骑兵。
    这不光是杨英的压箱底宝贝同样也是东突厥压箱底的宝贝,他们就是想借这一波的势头能吃下北方的一大块地方,道理是这个道理,但问题就是如果不拿出真东西来做出交换,怎么可能拿得到别人手中的东西。
    如今战争进入到了第一个巅峰阶段,魏军势如破竹一路高歌便来到了邯郸外一百八十里的地方,然后便拜开了阵仗休整了起来,辎重营则慢悠悠的朝既定的地方行进,好像一切都显得平静了下来,但即便是景泰帝这样的门外汉也知道这不过就是暴风雨前的压抑和静谧。
    “你不意外?”
    看着只是扫了一眼前方战报就继续回头折腾钓鱼竿的夏林,老张背着手一脸好奇的问道:“神机营连斩敌两大精锐,你看着怎么就一点不意外呢?”
    “你是十八岁青壮,遇到同样十八岁的青壮,你俩狭路相逢勇者胜。你是十八岁的青壮,对面来了个六岁孩童,你打了他一通,觉得快乐么?”
    老张犹豫了片刻:“那得看那孩童欠揍不欠揍了,若是欠收拾,我很乐意。”
    “说到孩童,张仲春啊,你已经三十好几了,怎的还没有弄出个孩子来?你是不是不行?你要真不行我去给你找个过继的,别弄得你张家最后绝了后,下去之后没法跟老头老太太交代。”
    老张深深的瞥了一眼夏林,起身道:“告辞。”
    “你跑什么啊,一说这个你就跑,你到底是不是不行?”
    夏林追着杀到了湖心岛的小码头,这刚过去就见一叶扁舟正缓缓的朝这个方向行驶而来。
    “那是谁?”老张这会儿诧异了起来:“按照道理说,除了我这察事司的主官,其他人可都不许过来。”
    “你猜啥呢,马上不就能知道了么。”
    两人眺望了一阵,直到那艘小船靠岸,里头的人下来之后倒是叫老张和夏林都吃了一惊。
    原来来者并非他人而是闭关许久不见的高士廉,说起来夏林也有好几年没见他了,老头比之前苍老多了,有一种断崖式衰老的感觉,脸上的皱纹更多了,头发也变得白,跟当年第一次见这位刁相时完全不同,这会儿的高士廉就像是一个饱经风霜的小老头,几乎是没有了那副盛气凌人的模样。
    “夏大人,张大人。”
    高士廉笑盈盈的朝夏林和老张拱手,他俩忙不迭的回礼,毕竟老头不管是江湖地位还是资历都摆在那,轻易怠慢失了礼数,那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成年人的游戏,不能再像小孩那样说不理你就不理你,得保持一个体面。
    “高相里头请。”夏林抬手招呼高士廉:“这天寒地冻的,高相大病初愈,莫要再沾染了风寒。”
    这会儿老张眼珠子一转,也不说话也不走,虽然没被邀请但还是背着手跟了过去。
    高士廉看了他一眼,心中十分诧异这厮的脸皮之厚,但却也不好开口驱赶。
    “你还跟着干什么啊?不是要回去么?”夏林上下扫了老张两眼:“我跟高老聊聊,你在不方便。”
    这下高士廉更诧异了,他没想到这夏道生居然如此下逐客令,这即便关系再熟悉也会心中不悦吧。
    “算逑。”老张胳膊一摆:“爷走了。”
    老张往地上啐了一口也不知是啐夏林还是啐高士廉,而夏林叉着腰看着他的背影对高士廉说:“他就是这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哈哈哈哈……好一个死猪不怕开水烫。”高士廉倒是被逗乐了:“年轻真好啊。”
    “不年轻了,过几年也要三十了。”夏林微微躬身:“高相请。”
    “请。”
    两人落座,因为夏林没有用仆役的习惯,所以全程都是他自己为高士廉斟茶倒水,湖心的小屋之内炉子烧得旺旺的,一点都感觉不到寒冷。
    高士廉抿了一口茶:“嗯,真是好茶,应当是浮梁的崖玉。”
    “哟,高相是个中高手呀。”夏林笑盈盈的说道:“就是我那边的茶,若是高相喜欢,过几日我家人给高相送些过去。”
    “那老头子可就开口要仙芝了。”
    “好说好说,我就知道高相懂行。”
    两人一开始都是聊的这些没油盐的话题,先从茶入手,然后聊着聊着高士廉就突然感慨了起来:“连续几年暖冬了,今年突然极寒,倒是叫我这把老骨头有些顶不住了,也不知道还能再撑几年。”
    “正常的,这也算是个规律,古往今来没有万全不变的天气。”
    一语双关,倒是叫高士廉心中一黯,抬头再看向面前这个正值当打之年的儿郎,叱咤风云四十年的高士廉知道自己终究也快走到最后了。
    气氛一下子近乎凝固,这时夏林突然问道:“高相可用过膳?”
    “尚未。”
    夏林起身:“那就一块吃点吧。”
    说着他拿出了小炭炉和砂锅,又从外头把冻着的豆腐和牛羊肉拿了进来:“今日涮个锅子。”
    “悉听尊便。”
    小锅里的浆水翻滚,小屋之内与外头的天寒地冻形成了鲜明对比,两人小口小口的吃着东西,时不时的搭上一句话,倒也显得平和。
    等到差不多都吃饱了,高士廉这一抹嘴夸奖了一番夏林会吃,然后话锋一转便说了起来:“听闻此番新军在河北道之攻势如火如荼,全歼李密陷阵营与左右骑兵前锋,然而却死伤不到十人,敢问一声丰饶侯是如何做到的?”
    “哈哈哈,丰饶侯……不敢当不敢当。”
    说起这个丰饶侯也有些意思的,这不是官方的爵位,是江南道的百姓流民给他建的祠,封了他一个丰饶。后来这名字随着商人传到了各处,同朝为官者多以称丰饶侯来打趣,以彰显亲近。
    玩笑之后,夏林站起身来朝一个箱子那边走去:“其实并没有什么窍门,不过就是技术的碾压,骑兵也好,坚城也罢,终究都是时代的眼泪了。”
    说着他就从箱子里拿出了一把火枪转身递给了高士廉:“高相,若有兴致到外头玩玩?”
    “这?”高士廉低头看了看手中这沉甸甸笨笨的还没有任何锋利之处的怪家伙:“这东西能攻坚城克骑兵?”
    “试试嘛,不试试怎么知道。”
    夏林给高士廉的这把枪不是喷子,它就是号称浮梁最高级工匠的顶级拍马屁之物,根据夏林图纸完全手搓误差仅有万分之零点五的传奇级红色装备56半……
    两人来到外头,夏林拿出珍贵的子弹,手把手教高士廉上膛,然后再将一个破碗放在了三十丈的地方。
    “高相,对……对,三点一线。”
    “老夫的手有些托举不住了……”
    “没事,你架在任何地方都行,坐着都行。”
    经过一番调整,高士廉始终不敢相信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东西能击中三十丈之外小破碗,要知道这看都看不清楚了,若是真能打中,岂不是人人皆可辕门射戟?
    “打开保险,扣住扳机。好……高相是真聪明绝顶啊,教一遍就会了。”
    高士廉哭笑不得,被一后生夸奖聪明,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好,放!”
    随着扳机扣动,一声爆鸣震得高士廉脑瓜子嗡嗡响,虽然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第一次听到时,还是叫他的心跳得怦怦发慌。
    然而只是一瞬间,三十丈之外的破碗就已经分崩离析,不得不说高士廉枪法不错,老头有点天赋在身上的。
    只是现在高士廉并不惊讶于自己的天赋,而是看了看远处那都化作齑粉的碗又看了看自己手底下的枪,聪明如他,自然是明白为什么夏林会说这是骑兵的末路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