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1231章 国王万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31章 国王万岁
    查理二世给予大家的第一印象极佳,这位国王非但没有那些大贵族的骄傲和不屑一顾,反而平易近人,更和善亲切。
    见到众人后,查理二世不仅很快就记住了这些人的名字,还亲切的把他们一一扶起,友善交谈着。用这种方式拉近关系,消除对方的心中的紧张情绪,在查理二世如此态度下,大家渐渐都平静了下来,更为能见到国王后的紧张情绪转变成了感激和敬佩。
    在一旁,王子辉笑盈盈地看着这一幕,查理二世的这番举动是他早就私下商议好的,这一次回英国其主要目的就是拉拢各方,为夺回王位做准备。而查理二世目前最大的对手就是护国主的继承人理查,虽然英国教士和贵族们已经有意迎接查理二世回国,并和理查产生了激烈的矛盾,但这件事才刚刚开始,最终胜负还不得知。
    而且查理二世想要恢复王位,坐上国王的宝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旦英国国内有人否决查理二世复辟,甚至因为其他欧罗巴国家的影响所至准备重立新的国王的话,这就让查理二世会面临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所以在这一切前提下,查理二世哪怕回到了英国也不是百分百能拿回王位的,其中必须做出一些姿态来赢得更多的支持。相比欧罗巴诸国,熟读史书的王子辉更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君王的魅力往往会起到关键作用,而展现这个魅力就需要君王做出一番礼贤下士和让人敬佩、亲近的举止。
    这就和《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一样,刘备以区区一个含糊其辞的宗室身份最终成为蜀汉的皇帝,靠的就是他的个人魅力。善待臣子,如沐春风,礼贤下士,仁义无双……。
    这些就算是表面,也能起到极大的效果。尤其是对普通人和低级贵族来说起到的作用更大。再加上只要拉拢住多佛的贵族、官员和平民们,那么登陆英国的第一步就顺利完成,然后依托多佛就能站稳脚跟,随后再以多佛为基础向北进军,拉拢更多的人围绕查理二世形成一个团体,从而最终影响到英国的政局,迫使在伦敦的教士和大贵族,包括国会和理查产生激烈的争斗,为接下来复辟王位扫清障碍。
    不得不说查理二世毕竟在大明生活了几年,对于王子辉的建议执行的有模有样。而且查理二世原本就是一个有相当魅力的人,他短短几句话和展现出来的姿态就折服了所有人,更让罗伯特他们深深认为这是一个好国王,这样的国王才是英国民众所需要的君王。
    在码头上做了一番姿态后,罗伯特等人这才想起带领查理二世前往多佛市区。
    查理二世自然对这个建议不会拒绝,他欣然同意,让罗伯特等人带路,然后由他的卫队护送着朝着不远的多佛市区而去。一路上,查理二世拒绝了罗伯特准备为他准备马车的建议,笑着说自己好久没有回到英国了,既然踏上了祖国的领土,作为国王的他想好好看看英国如今的风貌,近距离的和自己子民们接触,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需求。
    这个态度更让众人对查理二世好感大增,一行人边走边聊,当他们即将抵达多佛市区的时候,得知消息的治安官等人终于赶到了,见到国王陛下后这些人连忙上前觐见行礼。
    对于他们的到来,查理二世依旧和颜悦色,微笑着和他们亲切交谈了几句,打消了对方的顾虑,随后在这些人的陪同下抵达市中心。
    这时候的多佛已经沸腾了,因为查理二世的登陆和到来让在多佛的人奔相而告,一时间市中心来了许多人。有普通的官吏,也有低级贵族子弟,还有当地的士绅、商人、手工者和平民,甚至连贫民和城里的叫子都在里面凑热闹,踮起脚尖想亲眼看一看这位国王。
    面临这个场面,查理二世也不心虚,他拒绝了治安官为确保自己安全驱逐这些人的打算,亲自走在人群中亲切和所有人亲切问候,这番举动赢得了无数欢呼声,更有着喝彩声,而在这些声音中,还有一些“国王万岁!陛下万岁”的呼声,随着时间的推移,后者呼声越来越响亮,最终响彻一片,整个城市都是欢呼国王陛下的到来,欢呼这位君主的出现。
    最后来到市中心的市府,查理二世登上市府的台阶,面对眼前黑压压的人群,他当着大家的面做了一次演讲。这番演讲并不算长,但话语中却让所有听到讲话的人们激动的热泪盈眶,更坚定了拥护这位国王的信念。
    当着所有人的面,查理二世阐述了三点。
    第一点,他回来了!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英国,作为英国的国王,他流亡海外多年终于回来了。
    第二点,他这一次回来的目的是要夺回自己应有的王位,这是上帝所承认的事实,而且他不仅是英格兰的国王,还是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国王,理所应当拿回自己的王冠,从而统治这个国家。
    第三点,查理二世声称之前的一切既然过去那么就让它过去吧,英国和他的子民包括他自己作为国王都要向前看,他以国王的身份和上帝为证,一定会善待所有子民,赦免曾经在内乱中犯下错误的所有人,哪怕作为自己的敌人,已经离开人世的护国主克伦威尔也是如此,既然他已经回归了上帝的怀抱,那么上帝已经给予了他惩罚,自己作为人间帝王已没必要再纠结之前的问题,如果他的继承者理查能够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以国王的身份同样可以赦免对方。
    这些年来,英国因为内乱的缘故损失太大了,英国的国力衰败,民众生活困难,他作为国王看在眼里心中很不是滋味。错误发生过一次就足够了,未来需要大家携手振兴国家而不是继续那些无谓的争斗。
    只要所有人放下仇恨,联起手来共同治理好这个国家,那么国家必然强盛,民众也必然富庶,英国也能就此脱离这些年来的困境,重新崛起,从而成为欧罗巴乃至世界的强国。
    最后,查理二世以一句英国万岁结束了这场简短的讲话,这番话让所有人听得如醉如痴,更心潮澎湃。当查理二世喊出英国万岁后,无数人同样呼喊着国王万岁!
    当天,查理二世住进了市府,第一时间会见了多佛的各级官员和贵族们,通过他的个人魅力征服了这些人,同时也得到了这些人的效忠。随后,查理二世以英国国王的身份正式宣告了他的回归,在多佛向整个英国发出了他已回到英国的消息,而随着消息的传出,还有查理二世之前所发表讲话的内容,这些如同惊雷一般以极快的速度由多佛朝着英国各地弥漫,短短几日后,离多佛不远的一些大小贵族或亲自前来,或派出家中的继承人来到多佛觐见国王,表示了对国王效忠的态度,并且因为他们的支持组成了一支军队,这支军队人数虽然眼下不多,仅仅只有几百人,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入这支军队的人不断上升,短短一周左右,军队就有了近一千多人的规模。
    此时,查理二世已不是空头国王了,他不仅在多佛站住了脚,还得到了多佛周边地区的支持。此外还拥有了一千多人规模的军队支持,再加上他作为最强战力的一千八旗精锐为后盾,还有自己老丈人给他的火枪兵,查理二世已有了足够的自保能力。
    这还不算,查理二世返回英国的消息传开后,很快消息就抵达了伦敦。这时候的伦敦已到了争斗最为激烈的时刻。作为护国主的理查眼下焦头烂额,自从他的父亲克伦威尔去世后,虽然他继任为英国的护国主,可是无论是威望还是手段远不如父亲的理查在这个位置上坐着如同坐在火山口一般。
    或许因为之前克伦威尔压制太多,再加上对政敌下手太狠,等他一死后无数反对派接连就冒了出来,这些人都不愿意理查继续以护国主的身份独揽大权,而强烈要求他下台,并且迎回查理二世继续成为英国的国王。
    其实,他们的矛盾无非就是权力的争夺罢了。欧罗巴国家和中国不一样,在中国自从秦始皇一统六合后,中国就成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皇帝掌控着最高的权力,是国家的象征,而治理国家的除了贵族外还必须拥有官员的身份,这些权力也都来自于皇帝,这样的政治结构已经延续千年了。
    但欧罗巴诸国不同,欧罗巴诸国的政治结构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国王作为君主仅仅只是名义上的国家象征,实际上大部分权力都掌控在贵族手里,此外就是宗教信仰的原因,教会或者教廷的力量同样强大,国家政权分别由国王、教士和贵族三者掌控,从而形成一个平衡。
    一旦这个平衡打破,必然会引发战争和矛盾。之前查理一世之所以上了断头台就是如此,查理一世为国家权力对教会下手,同时也解散了国会意图从贵族手中争夺权力甚至不惜发动内战。
    可惜查理一世最终失败了,这也是他上了断头台的根本缘故。而在之后,克伦威尔通过军权上台,铲除了政治对手最终大权独揽,自号为护国主,实际上已把其权力凌驾在了教会和贵族之上,成为了英国真正的统治者。
    从这点来说,当初查理一世没做到的反而被克伦威尔做到了。英国的政治结构从当初的三足鼎立变成了克伦威尔一个人说了算,而克伦威尔除了没有国王的头衔外,他的权力比国王还大,隐隐已有了中国中央集权的性质。
    如此一来,教士和贵族们怎么能够忍受?可他们却对克伦威尔无能为力,因为军权在克伦威尔手中,再加上他的威望和手段不断打压之下,其他势力在克伦威尔统治英国时期根本就无法反抗。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