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1139章 封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9章 封国
    舰队过海峡后就到了新大陆,但这片区域因为气候的缘故并不适合定居,所以舰队继续沿着海岸线向南航线,驶过后世阿拉斯加区域,绕过了半岛,继续向东南方向航行,这个地方探索舰队曾经抵达过,但绕过半岛后转到新大陆的西海岸继续向南,之前探索舰队最远只到了阿拉斯加湾东岸,也就是靠近后世温哥华的区域。
    这条路线不短,整个舰队足足了小半月的时间。不过相比之前的航程,现在的航程要顺利的多。而且舰队一路向南后,气候也逐渐变得好起来了,等舰队抵达后世温哥华区域时,郑鸿逵下令舰队靠岸,准备在此休整。
    现在的温哥华还不是后世的城市呢,这里荒凉的很,除了拥有一个不错的优良海湾港口地理位置外,岸上连半个人影都瞧不见。
    但以郑鸿逵的眼光来看,这个地方是极好的良港选择地,未来远洋舰队在新大陆的主要港口可以设在这个位置。
    而且这片区域的气候也算不错,类似于大明的北方地区,在靠岸后郑鸿逵一方面让人登陆休整,另一方面准备着手在此先修筑初步港口和港口附近的设施,此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询问两位殿下,是否要选择在此登陆,以这为根基向内陆发展,作为册封之地。
    朱敏澄想了想微微摇头,拒绝了以此作为册封之地的打算,他作为宋王先期做的准备可比朱慈炤多多了,尤其是他通过查理二世的接触,从对方口中得到了一些关于新大陆的信息。
    虽说目前新大陆这边,欧罗巴各国只是占据了新大陆的东海岸和新大陆中南部地区,对于新大陆西海岸这边很少涉足,主要原因是航线的问题过于遥远,假如从欧罗巴抵达新大陆最短距离就是新大陆的中南部地区,而要跑到西海岸来得绕过整个新大陆,由新大陆的最南端靠近南极位置绕过去才行,这条航线需要费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再加上向南的海路不怎么好走,还有一定的风险。
    这样的航线主要原因是在于新大陆南北区域虽然狭窄,可却没有海路连接,巴拿马地区东边是大西洋,西边是太平洋,连通两大洋的运河建成还要两百多年呢,以目前的技术能力根本就不可能挖掘连通。
    所以在西海岸方向,只有占据了中南美最富庶区域的西班牙王国才有能力直接通过陆路转运物资从东海岸抵达西海岸,然后装载货物后从西海岸运输走亚洲航线,抵达南洋区域,再从南洋向西航线至欧罗巴。
    这条海路一直控制在西班牙王国的手中,曾经葡萄牙王国也有过类似的航线,但后来因为葡萄牙曾被西班牙统治,在统治期间葡萄牙新大陆的殖民地最好的部分被西班牙吞并,就此失去了这条航线。
    作为英国国王,而且还娶了葡萄牙的公主,查理二世对新大陆的诸多情况还是很了解的。所以在朱敏澄向他请教关于新大陆的情况时,查理二世并没隐瞒,把自己所知道的情况详细告诉了对方。
    在这种情况下,朱敏澄当然清楚新大陆最富庶的区域在什么地方,而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离着还很远呢。而且越往南,这气候也是越宜人,更适合定居,所以朱敏澄并没有看上目前登陆的区域,决定继续向南走,寻找更好更合适的所在。
    相比于朱敏澄,朱慈炤倒是露出了意动的表情,虽然这个地方没什么人,而且陆地上有着大片的原始森林,不过在他看来却是很不错的封地所在。尤其是郑鸿逵已决定把这个港口作为以后舰队的主要港口之一,在此修建港口设施包括岸上建筑,留下部分军队驻守时,他的心就更动了。
    朱慈炤意动的神色落在朱敏澄的眼中,见此朱敏澄不由得笑了。
    “这地方还是不错的,要不你就把此作为封地?”朱敏澄对他笑问道。
    “这……合适么?”朱慈炤心里砰砰直跳,虽然他很想说句好,理智告诉他矜持还是必须的,而且作为两位分封在新大陆的大明皇子,他这个所谓太上皇的皇子无论身份还是地方都远不如朱敏澄,哪怕自己想,假如没有朱敏澄的点头,选择地区并非他说了算。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朱敏澄很是大气挥手道:“我们分封新大陆出发前并没指定区域,陛下已给了我等便宜行事的权利。既然已到了此处,依我看这边海港优良,气候也算不错,而且郑帅日后还会在此驻军,有郑帅的舰队日后往来,无论是你我沟通或是本土联络都方便的很,此外依托港口安全性也稳固的多,你如有意的话就以此为封地即可,郑帅和随同前来的朝廷官员会记录在册,返回大明后自会禀报陛下。”
    听到这番话,朱慈炤目光下意识朝着郑鸿逵望去,见郑鸿逵微微点头,朱慈炤这才彻底放心。
    “既然如此,我就以此为封地,谢过皇兄,谢郑帅……。”
    “哈哈哈!好说好说。”郑鸿逵大笑,他作为舰队指挥官不仅要护送他们来新大陆,确保分封顺利,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在这次航行中完善新大陆来往的海图和设立这边的海港位置,此外就是承担确定对方封地所在后回大明汇报。
    在朱敏澄和郑鸿逵的赞同之下,朱慈炤也不再纠结,选择了此处作为封地的所在。
    朱敏澄说的没错,这个地方是不错的,不仅拥有优良港口,气候和大明北方也差不多,这对于一直生活在京师的朱慈炤而言相对习惯些。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朱敏澄所提到的舰队在此设港的问题,有了大明舰队的港口和驻军,对于他日后在封地的发展要便利许多。
    至于其他,朱慈炤并没过多考虑,而且他也知道如果继续往南或许会找到更好的所在。可问题在于他的身份和朱敏澄不一样,他是朱由检的皇子,这个身份极其尴尬,他怎么可能同朱敏澄去抢夺更好的封地所在呢?
    再者,有句老话说的好,百年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朱慈炤只要把封地所在确定下来,那么他接下来就不需要面临后续的麻烦了。此外也能借此表明自己的态度,用这个方式告诉朱敏澄他的谦让态度,如此不是很好么?
    就这样,朱慈炤的封地就定在了温哥华区域,当然这个地方不可能再起温哥华这种名字,因为朱慈炤的封号是永王,所以他们登陆的所在定名为“新永州”封地为“永国”。
    具体的疆域划分暂时以温哥华为中心南北三百余里为区域,向内陆区域大约五百里左右。当然这个封地区域只是临时的,并没太强的限制,仅仅只是作为最初的区域确定而已。毕竟现在他们的人并不多,朱慈炤手下除了皇帝给他的几十个人外,还有就是从辽东整编的千余八旗了,这些人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一千多人,这么点人手目前拥有近三万七千平方公里这么大的一块地盘已是足够了。
    虽然确定了封地所在和国名包括疆域划分,但接下来需要做的事还有许多。朱慈炤这位所谓的藩王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就连居住的王府都没有,所以接下来需要的是先在新永州附近确定定居点,建造房屋和城墙,以确保定居和安全需求,其他一些可以慢慢来,这个不急一时。
    为了协助朱慈炤定居,在朱敏澄的同意下他们在此停留了近两月的时间,这期间不仅简单修筑了港口和岸上的定居点,还以土垒加当地巨大的树木为体修筑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小城。
    说是小城,实际就同大明的军事堡垒没多少区别,整个面积恐怕连大明内地的普通镇子或许都比不上。至于小城内的房屋设施什么的也很简陋,因为时间紧暂时都是用砍伐的木头所搭建成的,不过居住什么的没有问题。
    等完成了这些后,郑鸿逵留下几条船和一些士兵,继续协助朱慈炤对此地进行完善,随后就带着主力舰队和朱敏澄南下。他们的舰队离开了新永州,继续朝着南方航行。
    从新永州出海港,沿着西海岸一路南下,这边的海路要好走许多,而且海岸线也相对平坦,再加上越往南,这气候也是越发温暖。
    走了大约七八日,舰队终于在西海岸区域找到了另一处天然良港位置,这个区域的海岸向西伸出,靠近陆地方又向内凹,整个形状彷如蟹钳一般,而里面的位置就是一个天然的良港。
    派出船只进入港口探索,确定了这个天然港口的水深和优良程度后,郑鸿逵就决定把新大陆第二个舰队的港口设置在这。
    而这个时候,登陆派人探查情况的朱敏澄在搞明白周边区域的大致后也看中了这个区域,这里无论是气候还是地貌包括位置都是上佳,朱敏澄考虑之后果断选择了此处作为他的封地所在,把这个港口称为新京港,由郑鸿逵协助确定封地的位置,立此地为“宋国”。
    接下来就和新明州那边一样,郑鸿逵不仅带人修筑港口,还协助朱敏澄在岸上修建居住点包括初步的城池。相比朱慈炤,朱敏澄所带的人和做的准备更多更完善,所以一切都在井井有条之下有序地进行着。看着城池从无到有,一点点成型,站在刚刚修筑好的城墙上,眺望着东边广阔的土地和大山,朱敏澄豪气万丈,这里就是他的封国了,想到此,内心就隐隐激动万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