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 第374章 匈奴的困局
第373章 匈奴的困局
已可预见等这些匈奴留学生从大秦留学归来,会让本就割裂的匈奴社会发生更大的动盪,到时爆发內乱,匈奴即便不死,也会大残。
这些匈奴留学生要是在斗爭中胜过了他们的父兄,会从各方面仿照大秦对匈奴进行改造,將匈奴变成大秦想要的形状。
如果这些匈奴留学生没有胜出,反而在和父兄的斗爭中碰壁,其等多半会向外寻求援助,而哪里是他们要寻求援助的“外”?
毫无疑问,大秦將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这样一来,大秦便可通过扶持这些倾向大秦的匈奴留学生蚕食控制匈奴,最终达到將匈奴彻底吞併的目的。
小韩信仿佛看到有一环接一环的绳索套住匈奴,使之无法挣脱,只能沦为大秦的猎物,而谋划这些的正是他那位李师!
此种方法虽不是直接以武力征服,但也的確能亡掉一国,从各个方面困锁一国,使之万劫不復。
椒离继续道:“儘管头曼等人不允许匈奴平民出身的学生就学,但这並不能阻止匈奴平民学习大秦的东西。”
“不能入学堂就读,可通过其他途径,匈奴平民依旧能知道了解了大秦之物,只是相对匈奴上层,他们知道的不多,但学会几句简单的雅言,还是容易。”
“诸位若在匈奴碰到会说『你好』、『吃了没?』、『今天天气不错!』、『谢谢!』雅言的匈奴平民,不要太惊讶。”
椒离笑道:“甚至反而因为头曼等人不允许匈奴平民就学,让匈奴平民对大秦更为好奇,匈奴民间对大秦很有好感。”
一秦將出声问道:“头曼等人便未想过完全禁绝大秦之物在匈奴平民当中流传?”
话一出口,这名秦將便意识到他问了个愚蠢的问题:头曼等人现在还能禁绝大秦对匈奴的影响?
且不说头曼等人是否有这胆气,但说他们现在本身有很多利益和大秦相关,他们能割捨得了?
即便头曼个人能狠下心割自己的肉,可匈奴的其他头领是否愿意割肉?
跟著大秦有华丽的衣服穿,有精美的器具用,有好酒喝,过著以往在草原想都难想的日子,有多少头领能够狠心再过回以往那种“寒酸简朴”的生活?
而且,匈奴给大秦当小弟,已经將东胡、月氏得罪狠了,要是再背叛得罪大秦,他们也担心大秦与东胡、月氏联手把匈奴给分了。
在王賁向椒离等人了解匈奴近况时,头曼等人已回到匈奴大军的营寨,其等並未立刻各回各家,而是集中到头曼的毡房中。
秦军大帐轻鬆,头曼毡房的气氛也不沉闷,一眾头领都在热烈议论今日所见。
只听一匈奴头领赞道:“大秦天兵当真名不虚传,真乃精锐,无怪能平灭六国,有此军士,天下何处不可去得?东胡、月氏必为大秦天兵所灭,我等无须担忧。”
另一匈奴头领道:“王賁上將军不愧为名將,大秦天兵在行进时也毫无破绽,之后安营扎寨亦让我开了眼界,未想竟能那般扎营。此番学到了不少!”
又有匈奴头领道:“未想那名小將军竟是王翦將军弟子,日后必为大秦名將。”
又一头领道:“我倒更好奇那些车驾中所拉载的究竟是何物,会让上將军如此自信,坚持以分兵之策对抗东胡、月氏。我猜其中必是一惊人武器,许是一种宝弓,能瞬息射出千百箭矢……”
听了这名头领的话,其他匈奴头领都笑了起来,瞬息射出千百发箭矢,怎么可能会有这种武器?
倘若真有,大秦此番出兵过来,恐怕不只要对付东胡、月氏,要將他们一道给灭了。
但他们確实认为车驾中所拉载的是武器,若不是武器甲冑,难道还能难道是粮食、衣物、美人?
在这名头领开启了猜测车驾中所载是何武器后,又有头领道:“伊稚斛,你猜是能发出千百箭矢的宝弓,我猜是一种甲冑,披上后无物可伤,能让大秦天兵肆意衝杀。”
不管是何武器,这种武器必定会非同一般,给秦军带来了巨大的自信,让他们认为即便分兵,也能击破东胡、月氏。
这时,又一头领道:“诸位可曾注意,大秦天兵似乎分了不同的士卒,像跟隨守护在那些车驾前的大秦天兵,其等著装便和其他大秦天兵不同,他们的服饰上绘著一个特殊的图案。”
这么明显的点,匈奴一眾头领当然注意到了,一头领道:“许是因为这些大秦天兵负责护送车驾上所载之物,所以著装有所不同。”
另外一名头领摇头道:“我以为其等不仅是在护送车驾上之物,也许其等还要负责启用车驾上所载之物,因而著装才有区別!”
听到这个观点,一匈奴头领道:“即是说这些大秦天兵才是大秦此番出征的主力?”
其他头领也露出恍然之色,那些护送车驾的大秦军士才是大秦此次出征的真正主力?
除了著装上有个特殊图案外,没看出其等和其他秦军有何不同?
这越发让他们好奇那些车驾里究竟拉载的是什么,莫不真是一种可怕的武器?
想到此处,毡房內本热烈的气氛忽然安静。
眾人心中生出复杂的情绪,他们是老了、是没了当年的雄心壮志,可不是傻了。
东胡、月氏对他们有威胁,难道大秦对他们就没有威胁?
大秦在平灭东胡、月氏后,会不会也顺手把他们也给灭了?
这並非没有可能!
眾头领都能想到这件事,但没有人將之讲出口,有些事心里清楚可以,却不能放到明面上讲。
看著一眾沉默下来的头领,坐在主位上的头曼暗嘆口气,他也不敢讲出大秦对匈奴也有威胁这种话,即使他是单于,匈奴名义上最高的统治者,也一样不敢。
既是因为他是匈奴和大秦建交后,匈奴最大的获益者,和大秦有大量利益往来,难以狠下心割自己的肉,同时也是因为他不知道將话说出后,在座的这些头领里有多少人会站到大秦一方,与他为敌。
现在的匈奴已不是他头曼一言决之的匈奴,秦人的影响力极大,很多头领背著他在暗里和秦人交易,一个处理不好,他性命都可能不保,而秦人大不了再扶持一个亲近他们的单于上位。
与其让自己失去单于之位,丟了性命,被其他人取而代之,不如凑合著过,装作啥也不知。
『我当真是老了,冒顿是对的,冒顿在秦国死去,並不是因为他求娶大秦公主触怒了那位李念公子,而是他比我年轻,比我有野心。秦人需要的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匈奴单于,而是一个沉迷享乐、没有雄心的单于!』
头曼心中苦涩,其实早就想通了冒顿之死的真正原因,可知道了又如何,他已经没办法,也没有能力去改变。
回过头以清醒的目光去看,大秦给他们匈奴挖了遍地的坑,即使他现在下令禁绝与秦人往来,立刻往北或者往西、往东迁移,远离开受秦人影响的区域,那些头领会听他的?
而且,即使他敢这么做,一眾头领也愿听从他的命令,可这是对大秦的背叛,而他们已经背叛了东胡、月氏,震怒的秦人要是和东胡、月氏联手绞杀他们,他们才会真正死无葬身之地,举族皆灭!
反倒是装作不懂不知,继续背靠秦人,他们还能在现在度过一段相当愉悦舒服的时光,只是不知未来会有何结果,生死前程不在他们自己手里。
但他们如今沉迷享乐,老实听话,兴许秦人在日后並不会过多为难他们,甚至会让他们好好活著,听说主动投降的那位齐国的王就还好好活著,只是不能离开咸阳。
头曼並不知道歷史上的齐王建下场可不好,其主动投降后,被始皇帝活活饿死,这个世界的齐王建是由於李念向始皇帝进言,才让其得以保全性命,日子过得还凑合。
当时,李念进言时便说可將齐王建打造成一个主动向大秦投降的君王模版,让以后想向大秦投降的他国君王、异邦族主有例可循,不至於跟大秦死磕到底。
不只头曼有这想法,眾多匈奴头领也是这样在想,他们心里也清楚大秦对匈奴的威胁,却难以改变。
头曼在心里再次嘆了口气,也许一年前,就不该和大秦建交,若不建交,也许就不会有今日之烦忧。
这念头一生出,立刻便被头曼给否去,就算那时他不答应大秦的条件,与大秦建交,可其他头领未必不会偷偷和秦人往来。
只要其他头领愿意和秦人往来,秦人的目的依旧能达成,而且他们不和秦人建交,秦人跑去和东胡、月氏开价……
头曼已明白过来:『原来从一开始,我等便没有选择,一切只能照著秦人的谋划去走。好厉害的计谋,能设此计者,有谋国之才,应是那位李念公子所设!此人为何不曾生在我匈奴?若生於匈奴,我愿助其成为下一任单于!』
头曼在心中暗想,满是遗憾不甘,大秦本就够强,还有这等大才相辅,他们匈奴如何能与大秦相爭?
李念如果知道头曼的想法,定会嗤之以鼻,我要是在匈奴,你会助我成为匈奴下一任单于?
冒顿身为你的儿子,你都对其颇为防备,不肯將单于之位传他,让冒顿给你来了一出“父死子笑”。
『要想和大秦相爭,必须有不弱於大秦的实力,而匈奴……远不及大秦,除非能吞灭东胡、月氏,慑服西域诸国,合各方之力方能与大秦相抗,然何其难也!』
头曼想到了和大秦抗衡的办法,这个办法便是歷史上,冒顿带领匈奴崛起,让匈奴有实力与大汉相爭的道路。
这是件能做到的事,但不容易,且要费一定时间,大秦也不会眼睁睁看著他们匈奴发展壮大,灭东胡、吞月氏、慑西域,除非大秦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內乱,无暇顾及,他们才有机会崛起。
可如今的大秦显然不会发生这种级別的內乱,听说大秦修改秦律,轻徭薄赋,以秦卒为官吏弥补他们治理地方的人手不足,又分封诸位大秦公子镇守各方,还平定了六国旧贵们掀起的叛乱,將六国贵族的罪行传得天下皆知,使六国旧贵再难煽动人心,引发祸乱……
秦国不发生內乱,他们匈奴便也没有崛起的机会!
再一步设想,即使大秦不理会他们崛起,任由他们吞灭东胡、月氏,慑服西域诸国,可在他们做这些事费时间时,大秦也同样在发展变强啊。
大秦的人口可是有两个千万之巨,可能比他们匈奴、东胡、月氏及西域诸国加起来还多,土地也肥沃广袤,发展潜力比他们更强。
头曼虽身在匈奴,却也知晓许多关於大秦的消息,像咸阳每隔一段时日,便会有奇妙的事物出现。
据说咸阳城中现在有一台往里加煤炭和水便能自己运转的奇物,每天辰时可让人用其抽水,许多在咸阳的人为了一观此物之物,夜里便会在那等候。
虽说奇物不一定能增强国家的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但这也说明比於秦人,他们懂的要少很多,秦人日新月异的发展,他们未必能跟得上秦人发展的速度。
先前那名头领猜想秦军车驾中可能带了瞬息能发千百箭矢的宝弓,此虽是故意夸大,但秦人未必不能制出瞬息射出多支箭矢的弓弩。
秦人发展一日,他们可能需要十日,即使他们做成了那些,待到回过头后,会发现大秦变得比之前还更强,差距不仅没缩小,反而变得更大,之前还能看到背影,现在却连背影都看不到。
何况,大秦仍在继续变强是显然之事,匈奴却未必能吞灭东胡、月氏,慑服西域,至少在头曼看来,难以做成。
匈奴的困局,已无法可解!
头曼心里得出结论,他意兴阑珊地开口:“今日,大秦上將军领军前来,助我等平定东胡、月氏之患,必须做好配合!”
见头曼说话,眾头领附和道:“单于放心,我等必会好生配合!”
这两句话后,头曼不再说话,毡房內的眾位头领各自离去。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