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 第369章 大军出征
第368章 大军出征
要是李念知道这些孔雀国人的想法,定会一边暗笑,一边认真告诉他们:没错,就是你们民族有劣根性,你们的文字语言、遵守的习俗都是糟粕,你们必须拋弃掉这些,全盘大秦化,才能变得强盛,否则囿於这些糟粕,你们只会更加衰弱落后。
像这样的人,在孔雀国越多越好,將自己民族的东西否定得越彻底越好,如此才好让其等失去民族独立性,变成大秦想要的形状。
待两面旗帜都升起,站在高台上的始皇看向立於校场上的秦卒,道:“东胡狂悖,月氏猖獗,辱大秦威仪,对大秦不敬不臣,假以时日必为大秦之患,寇大秦之边,屠大秦之民,为大秦安危故,为大秦子民故,须消此患,王賁……”
听到始皇帝唤他,站在一眾士卒前的王賁神情肃穆地沿著台阶走上高台,单膝跪地,对著始皇帝道:“末將在!”
始皇转身朝向他,將他今日佩戴的宝剑解下,“朕將此剑与你,封你为征北上將军,望你统帅眾將,为大秦平定东胡、月氏之患!”
王賁伸出双手,恭敬地將剑借过,肃声道:“王賁定不负所托!”
这柄剑长短合適,不会出现那种荆軻来了,却拔不出剑的尷尬状况,大概正是因为有荆軻这个先例,所以始皇才改了他佩剑的长度。
王賁借过剑后,从地上站起,高台下方校场上,聚在此处的大秦將士都看向他,只听隨著“鏘”的一声,王賁將剑从剑鞘中拔出。
將剑举起,直指向前,王賁高声道:“为大秦,为陛下,隨本將平月氏、定东胡!”
校场上的大秦將士们也齐声喊道:“平月氏、定东胡!”
激昂整齐的喊声传开,其中蕴含的斗志和士气让百越各部使者、耽摩栗底的僧侣、孔雀国王的使者更感忧惧,若在战场和这些秦军对抗,他们绝难是其对手。
和他们猜想的一样,让他们参加出征仪式只是一个开始,秦人真计划让他们隨行观战,亲眼见识秦军是如何將东胡、月氏击败。
百越诸部的使者对此没什么异见,儘管秦人是在有意向他们彰显强大,但隨行能看到秦军作战的手段,更了解秦军。
耽摩栗底的僧侣、孔雀国王的使者並不想去,因为不论是佛教,还是耆那教,都主张不杀生,可现在秦人竟然要强带他们去战场,战场上肯定会有死伤,自然有些不愿。
然而,大秦可不会惯著他们,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出征仪式结束,王賁率领参加出征仪式的秦军自咸阳出发,往大秦北方而去。
因为这是大秦第一次启用热武器对外作战,因此虽主將为王賁,但参加本次战爭的大秦將领还有不少,海军学堂的蒙恬也在其中。
儘管海军不是陆军,但大秦海军在以后也会用热武器,所以蒙恬等人也被安排在了里面,为的是让他们亲去战场了解热武器,好在日后能更熟悉用於海军。
要是东胡、月氏能在这一战中將大秦击败,將秦军全数消灭,会让大秦年青一代將领会出现一个较大的窟窿,短时间还填补不上。
看著王賁等人率军离去,始皇道:“希望下次收到他们消息时,是捷报传回!”
李念道:“陛下放心,有王將军、蒙將军他们,此战不仅会获胜,还將是一场漂亮的大胜。唯有如此,方能显大秦之威,震慑诸国!”
隨军的百越诸部使者、耽摩栗底的僧侣、孔雀国王的使者被安排在一辆辆马车中,时刻有秦军看守,严禁其等自由活动。
某辆马车上,几名耽摩栗底的僧侣正以孔雀国语小声交谈,一名僧侣道:“秦人太霸道了,竟强行让我等隨行观战!”
可不是,不想去都得被强行押著去,若执意不从,秦人恐怕会对採取某些不好的手段比他们就范,委实霸道。
他们可是从耽摩栗底过来的僧侣,也算是自异国而来的使者,没受到礼遇不说,还被强逼著跟隨大秦军队前往战场。
在大秦的这段时日,他们已深刻感受到秦人对他们这些僧侣、对孔雀国充满了一种厌弃,这可不是个好的现象,尤其是秦国强,孔雀国弱的情况下。
他们原本的计划是到秦国传教,未想传教不成,反倒被秦人给严加看管起来,如今还得被强迫隨军。
另一僧侣道:“秦人强迫我等隨行观战,是想向我等彰显他们的强大,好威嚇我们。”
就在这时,又一僧侣道:“诸位以为秦人只是威嚇我们那般简单,可曾想过威嚇之后呢?”
这话引起了车厢中的其他僧侣思考。
很快,一名僧侣神色一惊,出声道:“秦人是想利用我等向国內传播其等威名,好使国內更多人恐惧害怕其等!”
此言一出,整个车厢安静无声,秦人是想向他们彰显武功,再让他们回到国內,替其等传播威名,秦人想威嚇震慑的是整个孔雀国!
但这件事,他们又难以不做,得知了秦人实力在孔雀国之上后,他们若能再回国內,肯定要將这消息传回。
传回虽可能引起恐慌,让其他人担忧畏惧秦国,可只有让其他人知道秦国比他们强,才能集思广益、集中资源做应对秦人的准备。
瞒著虽不会引起恐慌,可其他人不知道秦国有多强,便不会去做对抗秦人的准备,那等秦人某天袭来,造成的后果將比传回更坏。
一僧侣嘆道:“此应是秦人真正的意图,然我等却无其他选择。只要此次征战结束,秦人愿放我等回国,便可佐证……”
原本他们很想回国,向其他人告知他们在秦国的所见所闻,使其他人知晓秦国的强大可怕,可现在发现,回国也没那么好,会成为秦人惑乱国內人心的工具。
秦人当真狡诈,逼得他们没有另外的选择,早知道就不该来秦国,如今让秦人知晓了解了孔雀国,恐会在日后入侵孔雀国,若真有那一日,他们將成为孔雀国的罪人。
一想到是他们將秦人给引到国內,僧侣们的心情变得更加不好,有僧侣低声诵念起佛经,妄图通过这种方式寻求一丝慰藉。
又一僧侣道:“为今的破解之法,只有秦人在此战中落败,败得越惨越好。”
另一僧侣摇头道:“秦人倘若战败,我等岂能活命?秦人战败时,定会先取了我等性命。何况,那东胡、月氏也不知是何来歷,能否挡得住秦人?”
他们到了咸阳后,就被看管了,不仅严禁自由外出,与外界交流也被严格管控,使得他们对大秦都了解不多,更別说东胡、月氏。
又一僧侣道:“能让秦人出兵征討,东胡、月氏当有些实力,未尝没有胜过秦人之机。秦人若真能落败,便是我等身死,又有何妨?”
只有秦人战败,才能破掉秦人给他们布的这个局,因为秦人战败,说明秦人的实力没强到不可抵挡,无法再以强来威慑恐嚇他们。
指出秦人的目的不只威嚇他们的那名僧侣道:“秦人敢让我等隨行观战,必是认为他们有绝对把握胜过东胡、月氏,若非如此,难不成秦人想在我等面前展现其等落败?”
是这个理,秦人要是没十足的把握,不可能將他们带著隨行观战,这是对己方有绝对的信心,才能干出的事。
这名僧侣又道:“可是何让其等这般有把握?秦人让我等隨行观战,兴许让我等看的便是让其等有把握之物。”
难道秦人藏著某种秘密的武器,要在此战中使用,一举大破东胡、月氏,於是才让他们隨行,用这场胜利狠狠威嚇震慑他们:都给我瞧好了,咱大秦能轻而易举灭掉东胡、月氏,同样也能灭了你们,好好听咱大秦的话,不要违背。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马车上,百越诸部使者、耽摩栗底僧侣、孔雀国王的使者都想通了大秦真正的目的,可惜他们无法改变,只能深感担忧。
又过了几日,那辆马车上的气氛压抑而沉闷,那天说透了秦人目的后,车內的气氛就变成了这样。
最痛苦的事不是不知道对方的目的,而是想到了对方的目的,却想不出办法阻止,只能眼睁睁看著,任其发生。
车厢內的几名僧侣都在低声诵念佛经,如今这局势,除了祈求佛陀显灵,他们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忽然,一名僧侣停下诵念,看了眼车窗,仿佛透过车窗的隔板,看到了在外行进的秦军:“这几日,秦人的军队似乎变多了?”
听到这名僧侣出声,其他僧侣也停下诵经,一僧侣道:“好像是变多了,应该是途中加入的秦军,这不值得奇怪,从咸阳出发时,肯定不是所有要出征的秦军都到了,有些秦军被安排在途中加入。秦人若真有不为人知的武器或一支隱秘的强军,或许会在其中。”
又一僧侣无奈道:“便是真在又如何?我等被严密看管,连这马车也是为我等特製,根本无法一知究竟。”
秦人也是离谱,在他们到了咸阳后,便对他们重重提防,如今让他们隨行观战,也是一样,让他们什么都没法做。
会对这些孔雀国僧侣如此提防,当然是李念的意思,这些人本身虽不是洪水猛兽,可其等所携带的思想却是。
大秦如今尚未完全走上李念所规划的道路,尤其是在思想建设方面,还多有不足之处,李念当然不想大秦的百姓遭受来自孔雀国的牛鬼蛇神污染。
等到日后,大秦的思想建设方面跟得上,对精神思想方面的入侵有抵抗力,才会大胆放开。
虽说佛教在传入华夏后,被华夏同化,已和印度本土佛教大不同,並非全是缺点,没一点可取之处,但如果可以,李念並不想佛教还在这个世界的华夏壮大。
闻言,车厢內的僧侣再次陷入沉默,过了会儿,僧侣们再次诵念起佛经。
经过数日行军,王賁率领秦军抵达与匈奴定下的匯合点,早在秦军抵达前,椒离、陈平、头曼等人已率先到达。
看到秦军的旗帜在远处出现,头曼等人立刻骑马迎了过来,隨著接近,头曼和一眾匈奴头领逐渐看清了秦军的队伍。
可看到整支队伍分为了许多部分,但並未显得凌乱割裂,反而彼此配合,组合成了一个相当融洽的整体,根据头曼等人的观察,无论是哪个方向遭遇敌人,这支队伍都能极快做出应对。
看似分成诸多部分,实则首尾相顾,相连为一整体,以头曼等人的眼光,找不出这支秦军队伍的破绽。
能將队伍安排至此,证明统帅这支军队的將领是一位顶尖之將!
也的確是顶尖之將,此次率军而来的秦將是王翦之子——王賁,虽未见过王翦,可头曼等人见识过与王翦齐名的李牧厉害,王賁身为王翦之子,与父一同有灭国之功,也不会差到哪去。
再看这支队伍本身,基本是骑兵,甲冑在阳光下闪烁冷光,远远看去便让人感到一股逼人的气势。
此时整支队伍並未衝锋,只以普通的速度前进,但不难想像,其等若是衝锋起来,必將势如洪流,摧毁衝锋途中的一切,无物可挡。
这支秦军铁骑给头曼等人的感觉,比几十年前李牧率领的赵军还要强,一些人不禁在心中暗想:若在几十年前,他们遇到的不是李牧指挥的赵军,而是这支秦军,结果会如何?
或许,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不会活著!
其实,这是头曼等人想错了,他们所见到的这支秦军骑兵是大秦初步军改后的部队,跟以往的秦军不能完全当成一回事。
再仔细看,整支队伍中有不少车驾,每辆车驾都有秦骑护送,难道这些车驾里都是从大秦过来的贵人?
不,这是出征打仗,不是外出閒游,秦人不可能专门用车驾带这么多人过来,应当是用车驾载著某些要用於此次征战的隱秘之物。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