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 第343章 老大哥当然要罩著小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2章 老大哥当然要罩著小弟
    以当前匈奴的实力,对付东胡、月氏中任何一个都不容易,何况是两家联手,绝非匈奴能够抵挡。
    实际上,匈奴的纸面实力不算差,之所以老受东胡、月氏欺负,是头曼和匈奴眾头领较怂。
    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將熊熊一窝”,由没有雄心壮志的头曼等人带领,匈奴能强硬才怪,而草原又是“你一软,別人就会欺负”的环境,可不得被东胡、月氏敲诈勒索。
    这种软怂的状態直到冒顿这个猛男执掌大权才解决,可惜如今冒顿已死,大秦还有意让头曼等人继续统治匈奴久一点,好继续让匈奴软怂下去。
    一个强硬的匈奴不符合大秦的利益,只有软怂受欺负的匈奴才会团结在大秦老大哥身边,依靠老大哥!
    大秦在这一年里,专门给头曼和匈奴眾头领配备了医者,为的便是让头曼等人能保持身体健康,活得更久。
    头曼和一些反应过来的头领看向陈平,若东胡、月氏真向他们出兵,必须得有大秦老大哥相助,他们匈奴才能挡得住这两家。
    老大哥对他们不错,在判断出东胡、月氏可能要向他们出兵时,立刻便派人过来通知他们,並未將他们蒙在鼓里,没等东胡、月氏人出兵后再来“雪中送炭”。
    他们所想的这些,其实在大秦被討论过,只是给否决了:不通知他们,等东胡、月氏打过来再通知或相助,如此可借东胡、月氏削弱匈奴实力,更利於大秦控制匈奴。
    但这么做符合短期內的利益,不符合长久的规划,大秦的目標是彻底吞掉匈奴,不仅要夺了匈奴的土地,还要將之人口化为大秦所有,使匈奴人心嚮往大秦。
    况且,大秦跟匈奴建交时打出的口號是“大家都华夏哥们儿,一家人”,如今小弟有难,大哥却坐视不管,等小弟被打得半身不遂时再出来收拾烂摊子,占小弟的便宜,那让匈奴怎么看大秦,其他国邦怎么看大秦?
    虽说脸面、信誉这两东西对国家而言,並不是必需,但有时候要一下总比不要好,更何况是在这个时代。
    综合权衡利弊后,大秦决定通知头曼等人,帮助其等抵御东胡、月氏,因为此举的好处更多。
    不仅能让匈奴人感到来自老大哥的安心,还能向其他部族国邦表明:看,大秦是个值得投靠的老大哥,对小弟是真不差,都来跟著大秦混吧。
    头曼向陈平道:“特使,以我等之力只怕难以抵挡东胡、月氏,还请大秦兄长相助!”
    陈平道:“一家人怎说两家话?同为华夏兄弟,匈奴之事自然也是大秦之事。平会至此,正代表大秦之意!”
    头曼赶紧致歉:“特使所言甚是,是我失言,同为一家兄弟,大秦兄长仗义,岂会坐视不理?却不知大秦兄长要如何相助?”
    对这个问题,陈平未答反问:“单于希望大秦如何相助?”
    將问题又给拋了回去。
    头曼和眾头领陷入思索,要让大秦如何相助?
    最好当然是大秦自己出兵出粮出物,过来帮他们打仗,等打贏了,又乖乖退回去,打仗由秦人去,好处由他们拿,当个纯纯的怨种。
    但大秦会这么干吗?他们能这么说吗?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这种事只能在没睡醒时在梦里想一想,不可能真成的!
    头曼等人考虑的主要是两种情况:大秦出兵相助和大秦不出兵。
    若大秦不直接出兵,那就得他们让匈奴的军队上阵,同东胡、月氏交战,而大秦支援一些物资,如医药、粮草、兵甲。
    这种情况的好处在於,大秦不出兵,只提供物资支援,那么在战后打贏了,大秦也不会对他们產生太大威胁,不会出现像啥战后突然倒戈一击,连他们也一起给收拾了,或大秦军队赖著不走了,要在他们匈奴驻军等状况。
    儘管匈奴没有“请神容易送神难”这句话,但“请大哥过来容易送大哥走难”这个道理还是懂的,到时要是打贏了,大秦老大哥的军队赖著不走,他们还能咋办?
    倘若考虑这些,自然是老大哥不出兵相助为好,然而如果大秦老大哥不出兵,以他们匈奴军队的战斗力,能打得过东胡和月氏?
    对这个问题,头曼等人心里没有底。
    匈奴的军队战斗力不差,而且在过去的一年,大秦派了一批將领到匈奴,对匈奴军队进行指导,让匈奴军队的战斗力获得了一定提升,比原本歷史同时期要强。
    但匈奴的最高统治阶层是一批丧失了斗志锐气的人,他们没胆量和人交战,未战已先怯。
    因此,冒顿能將东胡击溃,打得东胡部族成为匈奴奴隶,而在头曼时期,匈奴却要时常受东胡、月氏欺辱。
    冒顿击溃东胡时,离其弒父可没几年,总不至於这点时间里,匈奴人就大换了一批,也即人还是那些人,只是带领的人不同,產生的结果也不一样。
    陈平、椒离和使馆人员也不著急,任头曼等人考虑。
    过去一年里,大秦专门设立了机构对头曼等人的各种情报进行关注收集,如爱好性格、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心理状况等方面……
    心理状况这种较为新鲜的名词自然是李念提出,这个机构也是因李念向始皇帝提议而得设立,陈平便是其中的人员。
    根据一年里所得到的情报分析,头曼等人会考虑出的结果应是让大秦出兵相助,就算不是这个结果也无妨。
    过了好会儿后,头曼等人考虑完毕,觉得靠他们匈奴的军队,只怕打不过东胡、月氏,还得召唤这时代的最强召唤兽——大秦!
    至於大秦出兵过来,会不会战后倒戈一击,將他们匈奴也给收拾了,会不会强行驻军不走……
    如果抵御不了东胡、月氏,都不用再考虑这些,况且他们已经上了大秦的船,现在想下船也不容易。
    一名头领道:“特使,以我等之力,对付东胡、月氏其中之一尚可,两者同来,怕是难以招架,还请大秦出兵相助!”
    陈平道:“同为华夏兄弟,自当相助,可大秦平定天下不久,各地民生凋敝不说,民眾也厌倦征战……”
    话都说到这了,头曼等人能不明白?
    大秦老大哥是想帮你们,可老大哥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你们总得拿出点好处,不能让老大哥自带乾粮来帮你们吧?
    老大哥出於同为华夏兄弟的道义帮你们,可你们也要懂得起,不要寒了老大哥这颗火热的心!
    就算是同为华夏兄弟,也要你懂我,我懂你,互帮互助才能走得长远,总不能老大哥无私帮小弟,小弟却不给老大哥回馈吧?
    这种关係必然不得长久,就像某勛宗的百亿补贴拼多多一样,老大哥疯狂放血给小弟们喝,养活了眾多小弟,但老大哥自己却由於失血过多,变得气虚体弱。
    儘管心中期望大秦自带乾粮给他们打仗,但也知这不现实,大秦的皇帝和群臣又不傻。
    头曼和其他头领对视了一番,隨后保证道:“特使放心,若大秦兄长出兵相助,一应粮草物资都由我等供给。大秦兄长愿出兵相助,已是我等之幸,岂能让大秦兄长自带粮草?”
    听了这话,陈平嘆道:“唉,大秦为兄,匈奴为弟,以兄弟之情,当不求回报相助,可无奈大秦今状况不佳……”
    头曼等人在心里暗骂陈平虚偽,要是他们不说想让大秦出兵相助,想让大秦通过別的方式相助,如提供物资支援,恐怕陈平又会是另外一套说辞。
    但这些话,他们只敢在心里想想,不敢表露出来。
    头曼道:“特使哪里话?我等族中有句话叫『兄弟的牲畜也得分清牛马』,若不分彼此,久之必生间隙,反而有祸。大秦兄长在困难之中还想著相助我等,我等又岂能不通事理?”
    这头曼也是个上道的人,难怪人家能当单于,怂是怂了点,但能把持这么多年单于之位,没点水平不可能做到。
    陈平都给出了这种说法,他要是跳出来说这说法不对,不仅是得罪陈平,还是在得罪大秦,当然要顺著这说法讲,才能你好我好。
    最⊥新⊥小⊥说⊥在⊥⊥⊥首⊥发!
    头曼又道:“敢问特使,大秦兄长能相助我等多少兵马?”
    这问题引来了殿內一眾头领关注,他们既担心大秦出兵太多,又担心大秦出兵太少。
    大秦若出兵太多,虽然肯定能击败东胡、月氏,但也会让他们消耗掉大量粮草物资,且在解除东胡、月氏的威胁后,出兵太多的大秦反会成为他们的威胁。
    可要是出兵太少,又担心胜不了东胡、月氏……
    陈平看了眼头曼和殿內的各位头领,道:“大秦虽会出兵相助,然此战的主要兵力当以诸位之军为主,大秦將出六万精锐,与诸位之军共同出击。”
    听到六万兵,头曼等人心中对这个人数还算满意,在他们可接受的范围內。
    六万兵似乎不多,在秦灭六国时,动輒都是几十万的军队,但在草原征战中,这已经是一个相当有分量的数字。
    而且,秦人出兵过来相助,还有一好处,能增强他们的信心:我方有秦军相助,必能大破东胡、月氏!
    头曼又问道:“敢问这六万军將由哪位將军率领?”
    对於这一战,大秦也极为重视,因为这是大秦开朝后,对外第一场战爭,必须得打出大秦的威风,以这场战爭来给草原部落和其他国邦部族立威。
    正如李念所言,这一战是必须要打的,不仅要打,还要打好,让大秦的凶名传开,才能方便之后做很多事。
    像西域诸国虽知东方有一秦国,很厉害,却不知究竟有多厉害,而正因不知究竟有多厉害,其等才会对大秦缺乏足够的敬畏。
    这一战要是打好,不说立刻让西域诸国和草原部落全都来投,但至少大秦在向他们出使行商时,会方便许多,大秦国际学院也能迎来更多的新生!
    陈平道:“诸位放心,將由王賁將军领军出战!”
    听闻是王賁,头曼等人无不惊讶,王賁的名声虽不如其父王翦,但也足够响亮,可说是大秦活著的將领中,仅次於王翦的存在。
    其隨父灭五国,虽说这灭五国之功应是其父王翦居多,但如果只是一平庸之辈,又怎可能隨王翦灭掉五国?哪怕王翦是其父!
    若以李牧等於王翦来比较,这王賁便是只比李牧逊色的將领,而李牧是谁?是把他们变成现在这副模样的狠人!
    大秦老大哥对这场战爭也太重视了,竟然派王賁出战!
    但这也让他们感到心安,王賁可能是及不上李牧,但东胡、月氏也没有李牧这等將领啊,甚至都不会有与王賁同级的將领。
    王賁一出,对东胡、月氏之战,头曼等人觉得应该稳了。
    大秦之所以选王賁出战,是王翦年事已高,与其让其再上战场领兵,不如在大秦著兵法、培训新人,王翦教书育人的价值可比去领兵更高,而蒙恬已经转了道路,去了海军学堂,也不好再召去领兵,蒙毅要隨侍始皇帝,且其带兵作战经验並不多……
    至於其他秦將,倒也不是不能选,只是没有王賁稳妥,而大秦在这一战中,需要的是稳妥胜利,打好,打出威风!
    王賁自然是大秦如今最合適的人选,由其率军出战,始皇觉得稳妥,李念也觉得稳妥,现在连头曼等人也觉得有大神带飞,这把妥了。
    看看,这就是名声!
    头曼笑道:“有王賁將军领兵,必能大破东胡、月氏!”
    陈平道:“尚未开战,一切皆未可知,平虽未领兵,却知领兵者戒骄戒躁,单于和诸位头领须好生准备,方能更好於战中取胜。”
    “特使之言甚是,头曼定会铭记!”说完这句,头曼又道:“特使,王賁將军將在何时出兵?”
    陈平知道头曼在担心什么,害怕王賁早率军过来,他们会多耗费粮草物资,也担心王賁率领六万秦军精锐到他们匈奴,万一给他们来一记狠的,未答反问:“单于以为当在何时出兵?”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