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 第248章 引向格物之学
第247章 引向格物之学
又来到几座教室外,李念道:“此处为眾位上乐音课、丹青课之处,这两门课无硬性考核要求,但若能学好,也將有益。”
丹青课是李念后来加进去的,目的是加强学子们的绘图识图製图能力。
他们以后加入大秦工业建设需要绘图,即使不成为大秦的工业建设者,上了战场或者成为航海家,绘图也很有用。
像在大海上航海,若遇到不知道的植物和动物,这时又没有照相机,可不就得靠人亲自画將之记录下来。
李念指著另外几座教室,“那里是眾位日后上某些格物课时之地,格物一课,不是看著某个东西便能想出其中的道理,而是要亲自观察、乃至於操作才能懂其理,知其成因,明其可用。”
“像竹,搬一张椅坐在那,盯著竹看,便能知道竹为何会从笋长为竹,又为何会是这般形状、这般结构吗?”
李念看著一眾学子,见学子们摇头,又道:“所以需要亲自养竹,將之切开,用格物的工具观察其细微。在这问眾位一个问题,眾位以为竹是草,还是树?”
这个问题……眾学子,包括隨同的师者思考起来,从他们平常的感受来说,竹明显是树啊,怎么可能会是草呢?
但这位既然这么问,那肯定不是他们想的那个答案,可是竹竟然是一种草,委实过於匪夷所思,顛覆了他们这么多年来的常识。
李念也没等他们回答,自己道:“对竹是树是草,眾位按平常时的感觉,会下意识认为是树,毕竟在眾位看来,草应该长不太高,而竹却能长得又高又壮,如果按照长得高壮分类,竹確实可归类於树。”
“但如果深入观察了解竹的习性及结构,会发现其和草更相似,更应归类於草。”
“给眾位讲这个问题,是希望眾位在日后学习中,莫要將日常的感觉和经验代入,想当然以为是。世界在不断变化运动,因而知识也当不断隨之而变,才能更为准確,而不可因循守旧。”
一名明显是王公贵族出身,年龄稍大的学子思索后,向李念行了一礼,问道:“若真如公子之言,世界在不断变化运动,知识也当不断隨之变化,岂不是说我等今日所学,对明日无用,明日所学,对后日又无用?”
“如此往復,我等今日所学又有何意,又如何找到准確的知识?反正都在变化,永远也不可能找到最准確的道理。”
李念道:“问的好,但运动和变化本就属於世界的一种性质,要想找到准確的道理,就是要了解运动变化之因。”
“但这个过程极难,耗时颇多,所以我等只能一步步接近於准確的道理,而无法直接就到达。”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谬误错漏,也即今日所学被认为正確之物,在明日有新的发现后,就会被发现其並不完全正確,当予以修正改进,如此便可一步步接近於最准確的道理。”
“所以你『我等今日所学,对明日无用,明日所学,对后日又无用』之言实是错误,我等今日所学的確在明日可能被认为是谬误、被弃置,然其却是我等通向正確之理的阶梯。”
“无今日之错,何来明日之对?”
这番话没让多少学子思考,却令隨同的庄黄、酈食其等人大有所思,他们首先便想到了自己所学的学说,这些是不是也要隨世界变化而逐步修正,方能至最完善最准確的境地?
能从李念这学到许多东西,这便是庄黄、酈食其等人愿意留在李念这里,被李念任用为师者的主要原因。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李念又补充道:“但世间亦有不变之物,如我等俱为大秦子民,我等祖先为炎黄,此为文明精神之传承,眾位须谨记。”
那学子向李念行礼道:“谢公子解惑!”
离开教学区,到了食堂,此处也是仿照后世学校食堂建立,李念道:“此处为食堂,实行每日三餐,早餐、午餐、晚餐,眾位皆需在此自己打饭用食。”
一眾学子看到食堂內摆好了许多张桌椅,不过都是长桌长椅,一看就知能好几人同坐,那食堂墙壁和柱子上也涂著一些他们不认识的字,字上还標有奇怪的符號。
字应该就是这位所说的新字,符號应该就是传闻中可让人快速识字的“拼音”,只是写的是什么呢?
写的其实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恆念物力维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类的话。
就在李念准备带学子们去参观他们居住的宿舍时,一名侍卫前来稟报导:“公子,已经准备好了!”
李念点了点头,冲在观看食堂的眾学子道:“眾位且隨我去看一件好玩的东西。”
什么准备好了,什么好玩的东西?
眾学子怀著好奇和不解,在李念的带领下回到那处操场,但操场上现在来了一些其他人,还有马匹。
只见在中央的地上摆著四个半球壳,有人正在摆弄这几个球壳,见李念到来,那些人纷纷行礼。
李念点头回礼后,指著球壳,对学子们道:“这四个半球能合在一起,成为两颗球,眾位都可以过去看看,摸一下也无妨,待会儿会发生一件出乎你们意料的事。”
听了李念话后,一些有兴趣的学子走过去一看,这四个半球壳皆为铜製,球壳表面弄了几个扣子,球壳中间垫上了一层不知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东西,摸起来没啥特別之处,就很普通的中空铜球。
但旁边有人让他们將球壳合在一起,试试是否能分开,难道这几个半球壳合到一起后,还分不开了?
然而,等学子们將球壳合在一起后,轻轻鬆鬆便將它们再度分开,这令尝试的学子们非常疑惑,没啥特別啊,能分得开啊?
但旁边的人只笑而不语。
这正是对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復刻,目的是给今日这些入学的学子们开开眼,让他们知晓世界很大很神奇,激发他们对格物的学习兴趣!
当然,在这个世界,应该不会有马德堡半球实验了,取而代之的是六英宫半球实验。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