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 第240章 使难民为军
第240章 士卒倒戈,叛军末路
宋义並未等到王賁送来粮草、武器和马匹,却等到了王賁的大军,但宋义等人对此也早有预料,就算不是王賁这等顶尖將领,换作另一个將军,也不可能不和他们打过一场便接受他们的条件。
当年,我大清在跟洋人籤条约赔银子前,都非常勇猛地和洋人干过,只是我大清太过高看了自己,也低估了洋人,於是变成了“我大清起了,我大清上了,我大清萎了,我大清赔了”。
未到,王賁和眾秦將便拿出一个东西,韩信手中也拿著一个。
此物名为“千里镜”,据说是李师手下方士所制之物,可观眺远方,虽说做不到真远眺千里,却也能使人看清数里地外之物,於战场上有大用,因此也被大秦严加管制,绝不允许私藏或给予他人。
韩信借著千里镜看到远处有一座城关,此便是钱塘县的城墙,只是比之於以前的钱塘县城,此刻给加高了,上面竖著几杆写著楚国文字和图腾的旗,城墙前还挖了壕沟、布置了拒马……
看得出来,叛军为应对他们,提前做了很多准备,想將此地打造一个难啃的龟壳。
实际上,想破掉这龟壳也简单,只需围困即可,等里面人的粮食耗尽,自然不攻自破。
但叛军卑劣的地方就在於其横扫了周围各县,不仅將各县民眾强制迁移到此做了人质,更夺了各县的粮食,想要將其困死得一定时间,还会死很多民眾。
知道秦军在今日出动,叛军在城外集结了军队,以韩信的估计有五六万人,少骑兵而多步兵,甲冑和所拿武器也不统一,应该是甲兵不足,凑合著用的。
人数上,秦军不占优,但秦军的战斗力肯定在这支凑合的军队之上,就算叛军以士卒亲人的性命为威胁,使士卒悍不畏死,也弥补不了武器、训练和经验上的差距。
突然,韩信皱了皱眉,他看到有叛军士卒押著一些人到了城墙上,不用多想,被押的这些人定是被叛军所抓的当地之民。
叛军將他们带到城墙,为的是和秦军交战如果落於下风,那便斩杀这些人,以此威胁秦军收兵,同时也是震慑在战场上廝杀的士卒:好好跟秦军交战,否则你们的家人也是这般下场。
他的师兄王賁显然也看到城墙上的动静,下达了一个军令,將千里镜交给那些要出战的难民,让他们也看看。
千里镜交过去后,韩信很快便看到那支由难民组成的队伍中发生了骚动,显然也发现叛军在做什么,要做什么。
这也是他师兄王賁的目的,加深这些难民对叛军的恨意,让他们更坚定去执行他的计划!
將所有千里镜收回后,韩信能明確感到那支难民组成的队伍状態不一样,散发著一股浓烈的怒气和恨意。
王賁继续进军,他们一出现,立刻引起了叛军警惕,在十多骑护送下,宋义骑马而至。
隔著百多米的距离,宋义摇头嘆道:“看来通武侯选了另一条路。也是,如通武侯这般人杰,怎会不战便应下我等条件。但通武侯既然做出了这个选择,想必也做好了接受相应的后果?”
王賁道:“宋义,本侯如何行事用不著你来评说,本侯今日便要將尔等扫灭,將你头颅砍下,带回咸阳!”
宋义看了眼王賁率领的秦军,点头道:“通武侯带领下的秦军为天下之精锐,確实有扫灭我等之能,通武侯想要我头颅,只管来取!”
在宋义退回后不久,战鼓声响起,叛军在城外早已集结好的军队向秦军衝来,大战一触即发。
王賁下令让秦军以及难民组成的队伍迎战,双方很快接近,廝杀到一起,战况和很多人判断的一样,秦军占了上风。
可叛军士卒悍不畏死,哪怕负了重伤,也依旧要战,让秦军虽占上风,却没法快速將叛军击溃,一个人悍不畏死时已经很难缠,一群人不怕死则更甚。
诸多的叛军士卒不敢退,也不敢跑,因为他们若胆怯害怕逃跑,那他们的亲人將会遭难。
这时,难民组成的军队在战场上发挥著作用,用当地方言向叛军士卒们讲说王賁教给他们的话。
这也是王賁要组织难民上战场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都是当地人,懂当地方言,说不定还和叛军士卒认识,更容易说动叛军士卒。
有叛军將领注意到了这种情况,脸色大变,秦人好生奸诈,竟藏了这么一支军,明显是要动摇他们军心,从內將他们击溃。
好狠毒的计谋,他们无论如何都会中计,区別只是立刻就爆发,还是之后再爆发,即使他们今天將秦军给逼退,也依旧会。
因为这些言论已经传播到士卒当中,士卒们肯定会记在心里,就算暂时隱而不发,也会去思去想。
而他们偏偏不好处理这种情况,因为从他们用士卒亲人的性命逼迫士卒们时,他们就已经不可能再获得士卒的信任,还让士卒对他们充满了怨恨,如今这怨恨將要被引爆了。
他们麾下绝大多数士卒都是这类人,一旦决意反抗,那他们会如何?叛军將领勃然色变!
得儘快將情况通知其他人,得预防这种情况发生,不能斩杀押到城墙上的那些越民,否则大军立马会倒戈。
可为时已晚,在城墙上观战的叛军高层见他们处於下风,已经下达了斩首的命令,只见城墙上的士卒举起手中大刀,向著被押跪在地的一名名越民砍去,无论男女老幼。
看到这一幕,在战场上的难民中有人绝望地大呼,因为被斩首的人中有他们的亲人,而诸多叛军士卒在这一刻也停下了廝杀,回头看向己方的城墙,震惊,不可置信,以及愤怒。
他们说的是真的,就算我们悍不畏死,按照那些人所言去做,那些人也根本不会放了我们的亲人,想要自救,想要救亲人,只能杀光那些人,而非顺从他们。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死,我们的亲人可能会死,但听从那些人,会更无可能。
“杀啊,杀光那些楚狗,救回我们的亲人!”
有人呼喊,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战场上快速传开,回应他的是千百人,连战场上的秦军也被带动,明明不通当地方言,却也以彆扭的语调喊了起来。
诸多叛军士卒倒戈,朝原本属於他们的阵地杀去,多日被逼迫、被欺压、被恐嚇的怒火宣泄,比刚才更加悍不畏死。
因为这一次,他们真的有机会救回亲人,只要他们杀得够快,將那些人全部杀光,就能!
叛军的崩盘只在数息之间,城墙上的宋义见士卒倒戈,急忙道:“快关城门,快放拒马……快让大王登船!”
然而晚了,四周的叛军士卒看到战场上的变化,听到战场上同袍们传来的呼喊声后,也开始叛乱,向著这些高高在上的六国旧贵杀去。
忍了多日,今日无须再忍,六国旧贵又如何,六国王公又如何,还不是一刀也被砍死的命?
原来你们也没有铜筋铁骨!
六国旧贵们的门客和旧部拼死抵挡,相对於叛军士卒,他们训练有素,身强体壮,武器装备也更优良,然而叛军士卒此刻不畏死,人还远远多余他们。
此刻的叛军士卒犹如一车燃烧的柴草,就六国旧贵门客和旧部拿点水又哪能扑灭?
城內各处也被影响到,到处都在廝杀,就是那些被叛军控制起来作为人质的士卒亲人,也开始主动反抗,没有刀剑,那就用石头,用木棍,用他们能找到的一切可伤人之物。
儘管只能看到战场和城关处的廝杀,但王賁知道叛军完了,他应该没有机会亲手砍下宋义的人头,发动叛乱的六国旧贵所作所为本就在玩火,他只是引导叛军士卒將火烧到六国旧贵身上。
属於六国的那轮大日终究是沉了,將不会再升起,而属於大秦的大日,正如日中天!
韩信看著倒戈的叛军士卒,心中若有所思:六国旧贵今日会落得这般下场,是其等因入末路不择手段,以至不得人心。
若有朝一日,大秦灭亡时是否也会同六国旧贵一般疯狂?是否也会被民眾击溃?可有国能长治久安,永恆不亡?李师是否知道答案?
韩信思考起了一些原本歷史他不会去想的问题。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