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 第213章 不可强令,只可引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3章 不可强令,只可引导
    这时也有禁止近亲结婚,只是所谓的“近亲”和现代不同,直系亲属不可嫁娶,堂亲不可嫁娶,同姓不可嫁娶,但表亲却可。
    像表兄妹嫁娶亲上加亲,一直到后来的王朝也存在。
    又说了几条后,李念道:“这些事並非强令,是望诸位传告於眾,使民自觉遵守。”
    一医者道:“公子,此等皆为好事,应当强令使万民知晓,而非使民自觉!”
    这话引得不少医者点头。
    这些事如果是真的,都是有利於民的大好事,应广而告之,强推於天下,让人人都知而遵守,而非让民自觉。
    李念尚未回答,有医者已代他回道:“哪有这般简单?如那水要煮沸再喝,虽为好事,但烧水要用柴火,一般人家的柴火,烹食取暖尚且要精心计较,哪有閒柴能隨时將水烧沸了饮用?”
    俗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第一位。
    因为没有柴,即使有其他六样,也没法生火取暖,將食物煮熟。
    而柴火得来不易,即使是八九十年代,柴火对一些民眾也是个问题,何况在这时。
    民眾好不容易弄来的柴火,烹飪取暖尚且可能不足,还强令民眾喝水要將水煮沸,把柴火浪费在烧水上……
    即便出於好意,也会被民眾认为是坏事!
    这名医者一说后,其他医者也明白过来,好事虽是好事,可受制於实际情况,根本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去执行,要是以律法强令,更是会適得其反。
    回答的那医者又道:“公子智深如渊,早已料见了此情,因而不强令,只传告於眾,是为让能者知而去做,不能做者也能先知,待日后能做时再去做。”
    其他医者看向李念,只见李念点了点头,表示他的確是这么想的。
    这些事碍於大秦当前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一蹴而就做到,但可以提,可让民眾知道有这回事,以实例让他们看到这么做的好处,让有条件者自发去做。
    李念道:“確是如此,若李某將这些事定为律法,强令各地执行,那便不再是好事,也不再会於民有利,甚至会化为暴政、苛政,而苛政猛於虎!”
    一句“苛政猛於虎”让眾医者心中一凛,那名提议要强令的医者起身,面色羞愧道:“小民见识浅薄,所思不周,幸公子英明……”
    听他要致歉,李念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便是圣贤,也会有过,你因出於好意而发言,何过之有?还请落座!”
    待此人落座后,李念道:“这其五一事,再过些时日,陛下將派人前往异域之地,而异域路远,需跋山涉水、穿林过野,纵使挑选往异域的人皆为身强体健的军中健卒,也很难避免会生病。所以,需有医者同行!”
    “此次去往异域,既是为査探异域国邦境况,也是为带回异域作物利我大秦。”
    为让医者们知道异域行的重要性,愿意去往异域,李念道:“如有一名为『』的作物,以其织成衣,保暖效果极佳,若能有一件,纵在燕赵之地,也能无惧苦寒。”
    印度確实有產出,但原產於印度的是一种粗绒,由於產量低、纤维粗短,不適合机器纺织,在后世已逐渐被淘汰。
    后世主要用的是长绒和细绒,但这两都產於美洲,如今根本到不了,只能先找印度的用用,有总比没有好。
    听到李念话后,眾医者先惊后喜,再激动起来,如果真有这样的作物,那带回来,能让很多人免於冬日之寒,在冬季活下来。
    此乃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如何不能往?
    纵使会死在路上,他们也愿去,当即有医者便要起身向李念主动请求去往异域。
    李念道:“诸位勿急,此去山高路远,在途中可能遭遇各种凶险,甚至会將性命丟在路上,连尸骨也运不回故土,诸位要好生考虑清楚!且正因途中凶险很多,最好是身体健壮者前往。”
    闻言,一些年纪很大的医者和女医者露出遗憾之色,李念这话显然是將他们给排除在了外。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但想想又觉得应该的,前往异域的路途遥远,凶险未知,他们要是不够健壮,反而会拖累出行的队伍。
    李念又道:“除以上这些外,还有些事也得有劳诸位,咸阳不久將会立军校,也须得诸位前去授学。”
    军校,应是和他们医者学宫一样之物,也是这位公子諫言秦皇建立一座专门培养將军的学宫?
    日后的將军也要从学宫中產生了吗?那岂不是將有源源不断的將领?
    不过,要让他们去军校教授,那应是教授在战场救急的手段。
    其实,医者们不知道他们不仅要给军校的学子授课,还要给海军学堂、始皇选到咸阳的那批聪慧稚子授课。
    海军日后要在海上航行,必须备有医者,也需海军將士有一定在海上急救的知识。
    而那些稚子则是李念正式的第一批学生,大秦未来的种子,十分宝贵,自然也要掌握一些医学知识,让他们在遭遇某些情况时,能自救或者救人。
    在李念接见眾多医者,说要选拔一些医者隨行去往异域时,已经有一支大秦的使团抵达“异域”。
    说是“异域”,实则一点也不异,在后世乃为华夏之土,只是在此时被匈奴给占领,暂不属於大秦疆域。
    这支使团正是大秦派出回访匈奴的使团,他们隨回程的匈奴使团一道启程,在今日抵达了匈奴头曼城。
    看著不远处的匈奴王城,本次出使的主要负责人椒离对一旁的副使陈平道:“此城虽不比咸阳,却也別有一番风格!”
    陈平仔细看了几眼头曼城,又再看了几个地方,以不轻也不重的语气道:“此城易守难攻,建此城者必为知兵之人,险要处皆有重兵看守,若想攻取,上策为不战而屈人之兵,中策为从內破之,下策才为以力破。”
    这话让椒离侧目,他这个副使怎么看到人城池,第一时间想的是怎么把人城给夺了啊?
    他忙向四周看了看,幸亏周围暂时没有匈奴人在,万一给匈奴人听到了,他们这次可是要和平出使,不是来杀人夺城的。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