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485章 医保的作用和威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5章 医保的作用和威风
    在中医理论中,癌症并无统一对应病名。
    但根据一些症状或体征的特点,常被归为岩症、积聚、癥瘕等范畴里。
    比如甲状腺癌,就被称为“石瘿”。
    肝癌被归为“肝积”。
    而二大妈的乳腺癌,则是被称为“乳岩”。
    同时,在中医中,这类疾病多与正气虚弱、气滞血瘀、痰湿凝聚或毒邪内蕴相关。
    王孟德之前倒是对这类病症有一些研究,不过并没有太深入。
    毕竟这种病,可不是短时间能研究出来治疗的办法。
    且他暂时也没有把握,费时间就能有成果。
    所以,对于恶性肿瘤,他很少治疗。
    就算是外国不少的权贵人士通过各种渠道,甚至是施展外交的压力,想让他给治疗这种病。
    最后也都被推辞了。
    实在是没有把握的事情,他不会去做。
    哪怕对方出几百万美元的诊金。
    国家也支持他的这种行为。
    如果强行去诊治,大概率会出现问题,到时候砸了招牌,损失可不是几百万美元那么简单。
    说不定就会影响王孟德的名声,进而影响药品出口生意以及让那些潜在的客户不再选择广安门医院。
    “钱同,你跑一趟,去挂号的那边,嘱咐一句,下午有叫杨瑞华的患者,直接给个号,然后领到我的诊室。”
    思考了半个小时,眼看着快到上班的时间了。
    正好他的几个学生也到了,王孟德便吩咐道。
    “好的,老师,我马上就去。”
    钱同急忙答应了一声。
    经过一年来的时间,他的身体明显比刚入学的时候好的太多了。
    之前只有八九十斤,现在则是有了一百二十斤。
    当然,身高也相应的增长了五厘米左右。
    有了充足的营养之后,他也算是二次发育了。
    同时,他在学习上也更加的刻苦。
    依照王孟德的估计,以后能继承他一部分衣钵的人,除了他家里的几个孩子以外,钱同就是最大可能的那一个。
    至于蒋林等几个人,也很优秀,不过还是感觉差上那么一丝。
    以后多数能成为威震一方的名医,但想成为某一个方面的泰斗,却是很不容易。
    王孟德说的这个某一方面泰斗,可不是跟他一样,不仅在内科、皮肤科领域独领风骚。
    就连针灸、推拿、接骨这些方面的技术,也是前无古人。
    而是能在某一个医科分支里,成为第一人,就已经是不可多得的成就了。
    比如针对肝病,或者是心脏、肾脏、眼科等单一领域。
    下午一点左右。
    广安门医院的主楼大厅里,阎埠贵双眼通红,二大妈则是一脸的疑惑,跟在他的身后。
    今天。
    也不知道老阎发了什么疯,非要拉着她过来找王孟德治病。
    自己只不过是一时气急,然后又长期蹲着,猛地起身晕了过去,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毛病。
    可任自己如何解释,老阎就是不信。
    等到了医院,在排队挂号的时候,二大妈心中逐渐的有了一些不安。
    哪怕广安门医院有邻居王孟德在,但这医院又不是对方家里开的。
    只要挂号和开方拿药,就必须要钱的。
    而老阎平时最算计了,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十份。
    但现在居然不心疼钱了。
    那就只能有一个真相,就是自己身上有其他的病症,且这个病还很难治。
    不然也不会到广安门医院来。
    想明白后,二大妈脸色就苍白了起来。
    不过在医院大厅里,她并没有直接问出来,而是准备等会儿出了医院,好好的盘问一番。
    过了二十多分钟。
    终于轮到他们挂号了。
    “同志您好,请问要挂哪个科?”
    窗口里边,医院的工作人员微笑着问道。
    “你好,我想挂王孟德的号。”
    阎埠贵把手中的医保本和挂号的钱递到了窗口里,然后轻声的说道。
    托王孟德的福,哪怕二大妈没有工作,也因为几年前的医疗政策,有了医保。
    每年只需要费很少的钱参保,就能享受医疗报销。
    不仅广大的农村地区绝大部分的人都加入了农合,城市里没有工作的人民,也有了医保。
    当然。
    和前世不同的是,这些医保,国家可是给了很大的补贴,光全国几亿人口的农合和医保,就投进去上亿人民币。
    也就是每年有十几个亿美元的支撑,才让上边的领导有这么大的信心。
    这项政策,也间接的挽救了不少的生命。
    很多身患重病的人,也愿意接受治疗。
    反正治好了之后,费的钱也不会很多,普通的工薪家庭,完全能承担的起。
    “额,这位同志,请问患者叫什么名字?”
    窗口里边,医院的工作人员并没有直接说有没有号,而是问了一个问题。
    “病人叫杨瑞华,我和王孟德是邻居,就是他让我们来的。”
    阎埠贵也顾不上其他,连忙说道。
    而他身旁的二大妈听了,心中顿时就了然,果然,自己的身体还有别的病症。
    “噢,原来是您们呀,请两位跟着那边的同志,由他领着您们过去诊室里。”
    工作人员听到杨瑞华这个名字,便知道正主来了。
    于是态度更好了。
    麻利的挂了个号,然后又指了指不远处站在那边等人的钱同。
    诊室里。
    今天王孟德的号,早在上午就挂完了。
    此时,门外已经有不少人在排队等候了。
    阎埠贵两口子跟在钱同的身后,很快来到了门外。
    “您二位先稍微等一下,里边的患者,应该很快就会出来了。”
    钱同笃定的说道。
    自家老师治病的速度,他这么长时间,是早就习以为常了。
    不管是多么棘手的疑难杂症,都仿佛难不住自家老师。
    很多他闻所未闻的病症,在王孟德的手上,都能很快的治好。
    不管是治疗的理念,还是开的药方,都能让钱同等人深受震动,仔细一琢磨,便惊为天人。
    他们没想到,还能这样配伍,这种病居然可以这样治疗。
    基本上,平均下来,每个患者进诊室,不会超过五分钟。
    很多都是待着不到三分钟,就一脸迷茫和兴奋的出去了。
    这些都是被告知,病情多数没啥大问题。
    果然。
    他们没等一分钟,房门就开了,从里边走出三个人,一男一女差不多三十来岁,搀扶着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年妇女。
    三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色。
    钱同了然,这个患者,肯定是被自家老师告知过了,病情治起来不麻烦,费应该也不多。
    插队进了诊室里。
    身后,排队的患者们,也都知道钱同是医院的工作人员,所以见他们进去也都没有多少反应。
    毕竟能挂上王孟德的号,那可是太幸运的事情了,谁也不愿意节外生枝。
    “二大爷、二大妈,您们来了,快请坐。”
    看到阎埠贵两口子神情都不自然的走进来,王孟德忙招呼道。
    同时,他的心里也估摸着,这二大妈可能是感觉出来了。
    “孟德,你给我说说,我这是不是得了什么难治的病。
    放心的说,我能撑得住。”
    坐下后,二大妈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而旁边,阎埠贵则是冲着王孟德挤眉弄眼,一个劲的使眼色。
    “呵呵,二大妈,您这病呀,要是在其他医院,让其他大夫看,那肯定是不太容易治好的。
    不过在我这里,都算不得什么,我的医术,您应该是相信的。”
    “呼~~
    那就行,你的医术,我当然相信。
    满京城的大夫,就没有一个比你厉害的。”
    二大妈脸色恢复了一些,她长出一口气,然后才打起精神说道。
    这其实也是她的心里话。
    不仅是她,就算是跟王孟德家不对付的老贾家和老许家,也都不得不承认,在医术这一块,全国都没人能比得上王孟德。
    “对了,孟德,我这病大概要多少钱。
    二大妈请你帮帮忙,看看能不能尽量用不值钱的药给我治病。
    你也知道,我们家的情况比较困难,一大家子,就靠你二大爷那时灵时不灵的工资,解成和解放两个人赚的钱不多,还都自己私藏起来。”
    等知道自己没啥大问题之后,二大妈又开始算计了起来。
    在王孟德面前也习惯性的诉起了苦。
    “额,二大妈,您这个病就算是住院治疗,包括接下来持续吃药,一共也不了几块钱。”
    王孟德有些无语的说道。
    自从有了新农合和医保以后,不管是农村地区的社民,还是城市户口没有工作的居民。
    看病就便宜了许多。
    像一些小病,或者拿一点药,基本上都能全报销。
    至于得了大病,也能报销百分之八九十以上。
    而且最主要的是,这个年代的大夫和医生,都不会过度医疗,也不会故意开各种检查和贵的药品。
    特别是中医,很多大夫看病,基本上都不开检查单,全凭‘望闻问切’真本事进行诊断。
    只有拿不准的时候,才会开一两个简单的检查。
    所以。
    像二大妈这种恶性肿瘤早期,不管是在哪个医院,最终的费都不会超过二十块钱。
    而在王孟德这边,报销后的销,更是不会超过五块钱。
    这就是医保的作用。
    如果没有这些,以前的时候,生一场大病,就意味着普通的家庭要垮了。
    不仅家里的积蓄要光,还可能欠一屁股的外债。
    农合和医保,也算是这个年代人民的一个保障。
    “那就好,那就好。”
    听说一共也不了多少钱,二大妈才喜笑颜开起来。
    接下来,王孟德又仔细的给她候了脉,然后才开起了药方。
    针对乳腺肿瘤,他有一套治疗的理论。
    这些理论,都是平时琢磨出来的,以前也治好了好几个初期的患者。
    至于中期和后期的患者,他就有些无能为力了。
    遇到这种的病患,也就只能尽人意知天命了。
    当然,虽然对于这类严重的病症治疗上比不上后世,但在减少痛苦上,却是远远超过后世。
    也幸好他研制出来的止痛剂不会上瘾,可以重复使用。
    才让很多患者,都减少了无尽的痛苦。
    “二大爷,二大妈,我先开个住院单,您们等下去办理住院手续。
    目前来看,最少也得先住院半个月进行治疗,至于什么时候出院,就看半个月后的治疗效果了。”
    王孟德快速的在住院单上写着,然后嘴里也说道。
    一开始这半个月,是最关键的时候。
    需要他用银针,配合药物,且还要每天观察效果,以求随时更换药方。
    “啊,要住半个月时间的院?”
    二大妈有些为难的说道:“孟德,你看我住三天院行不行,以后每天都从家里过来找你。”
    “你也知道,我在家门口还种了不少的蔬菜,这要是半个月每人打理,肯定就荒废了。”
    “况且,这半个月时间,我不在家里给那几个孩子做饭,他们可是要少交一半的伙食费。”
    听着她的算计,王孟德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
    生病都这么严重了,还在想着那点蝇头小利,果然是贪小便宜吃大亏。
    怪不得原剧被许大茂坑惨了。
    幸好旁边的阎埠贵知道实情,他连忙劝阻道:
    “杨瑞华,你就别折腾了,医院又不是你家开的。
    你有时间,医院的工作人员,还有孟德他们哪有时间等你。
    家里的事情你就别操心了,门口种的蔬菜,让儿媳妇她们帮忙打理,最多就抵扣半个月的伙食费了。”
    最终。
    二大妈才不情不愿的住上了院。
    半个月后。
    经过王孟德的仔细检查,二大妈终于可以出院了。
    不过她后续还需要持续服药进行治疗,且定期过来复诊。
    毕竟是恶性肿瘤,哪怕是初期发现的早,如果不彻底的治好,也容易引起复发。
    一旦复发,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别说王孟德了,就算是集合全国的名医,都基本上没有希望了。
    到了四合院里。
    正巧碰到了汪二嫂、李婶子、张大妈几个人。
    “他二大妈,您出院了,身体康复了吧。”
    “看着面色,肯定是康复了。”
    “有孟德出手,他二大妈的病绝对会没事的。”
    几个人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说道。
    “那是,我可是孟德的二大妈,他每天亲自给我治疗,才半个月就好了。”
    二大妈得意洋洋的说道:
    “对了,你们是没看到,他在医院的威风。
    我看到两次,他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二十多个大夫和护士,犹如众星捧月一般,说话也是一言九鼎,别人只能听着的份。”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