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 第946章 干得漂亮
第946章 干得漂亮
回到万木春园区,这时候距离午餐还有一点点时间。
港商们下了车,也不往別处走,都站在一旁,眼巴巴地望著载有陈凡的车子过来,然后看著他们下车。
再就盯著陈凡不放了。
陈凡给了赵婉茹一个安心的眼神,径直走过去,笑道,“诸位,怎么不进去坐著喝茶休息?”
三十几人都不说话,要么看著陈凡打哈哈,要么对著霍先生使眼色。
霍先生则两手交叉放在身前,咧嘴笑著,就是不说话。
这些人过来的目的,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霍先生肯带他们过来,就已经算是“有情有义”了,总不能还替他们开口,去找陈凡“请墨宝”吧?
虽然市面上没有一张青莲真人的墨宝成交,那只是因为他从不卖字画而已。
不像国內的那些书法家、书画家、国画家,作品都明码標价掛在那里,京城和上海荣宝斋店里的,標价一两百一幅。到了香港也不贵,翻个几倍、十几倍,喜欢上的就可以开价转让,价格都大差不差的摆在那里。
可青莲真人的作品確实不一样,他从来没有卖过字画,给其他人的作品,落款都有题字,说明了是给谁谁谁的,这样別人也不好意思出售或送人。
唯一一件没有写明给谁的作品,就是如今依然在京城荣宝斋的那副《仙莲图》,图中只有一株凭空而生的青莲,以及“万古青天一株莲”的题字,再加上青莲真人的印章。
就这么一幅画,当年霍先生就喊出二十万港幣的天价,可荣宝斋依然不鬆口。
现在你们这些人想要找青莲真人“请墨宝”,那请的是墨宝吗?
参考当年霍先生的喊价,请的分明是价值不菲的宝贝。
这种事哪能让別人开口?
三十多个人,一张字画二十万,张口就是七百多万港幣、约合一百万美元的人情。
哪怕霍先生自认面子足,也不敢轻易开这个口。能把他们都带来就不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陈凡见他们都不说话,也没捅破窗户纸,笑著做了个邀请的手势,说道,“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不如去楼上会议室,咱们坐著聊?”
眾人一听,都附和著连连点头,一股脑地涌进了办公楼大厅。
分几次进了电梯,再到顶楼的大会议室坐下来,已经是十分钟后。
三十多个人,也只有这里才能轻鬆容纳下他们。
陈凡进去之前,便让赵婉茹几人都去各忙各的,只留了周亚丽作陪。
本来还想让姜丽丽见见世面,结果这姑娘一听这些人都是什么超级富豪、身家上亿等等,立马就犯了怕见陌生人的老毛病,扎著脑袋拽著赵婉茹的衣服开溜。
陈凡也没为难她,便准备只和周亚丽一起进去。
其实吧,別看这些港商都是富豪,就以为他们大多都会有古董收藏之类的小爱好,实际上是真没有。
就拿霍先生来说,除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纪念品,比如64年李先生和伍先生联合签过名的请帖、广东人民医院送的“英东楼”纪念玉石摆件,还有上级给他颁发的证书、徽章、纪念品等等,那些所谓的“价值连城”的藏品,確实没几件。
可能最值钱的,就是他大女儿送他的那副价值百万的緙丝仿製“莲塘乳鸭图”。但这副作品也是代表了国內织造技艺的巔峰,依然是一件別有意义的东西。
再说李兆基,他最多的“藏品”,就是游歷世界各地时收集的怀表,同样也没有收藏古董字画的习惯。
胡应湘更离谱,为了建虎门大桥,连股票、房子都卖了,等收回成本之后,转手就把虎门大桥的所有权上交。
古董字画?那不是浪费钱的东西么?!
这些香港首代华人富商们,大多都是起於“微末”,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所以很少去搞那些花里胡哨、容易让人惦记的东西。
现在来请墨宝,也不是为了收藏,更多的还是源於对霍先生家里那幅字画的喜欢,以及两位本土风水大师的顶礼推崇。
古董字画他们都不在乎,但能“镇风水”的东西,抱歉,势在必得!
走到会议室门口,陈凡想了想,转身对著周亚丽嘀咕,“咱们的造纸厂有没有生產书画用的纸?”
周亚丽眨眨眼,小声说道,“你是说宣纸那种?”
陈凡点点头,“对。”
周亚丽继续眨眼,“所以你还不知道我们的纸厂有生產宣纸?”
陈凡瞬间瞪大眼睛,“啊?”
这里的纸厂生產宣纸?什么鬼?
经纬度都不对,怎么生產?
这个不是重点,关键是他们、啊不是,是我们哪来的宣纸药方?
宣纸製造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药方,没有那个东西,哪怕给你看全套的製造过程,你回去也复製不出来。
周亚丽瞟了一眼会议室紧闭的大门,將他稍微拉远一点,小声说道,“我爸说的,说之前你还提醒过他,要多关注我国的传统独门技艺。
恰好去年年底我说要多建一个纸厂,他就让语风姐去了一趟安徽,只是稍微试探了一下,说可以给他们投资一百万美元,用来扩大生產、出口创匯,他们当地的领导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还敞开了生產车间给她去看。
从造纸流程,到宣纸的特製『药方』,全都给了我们,语风姐拿到以后,又用一百美元月薪一个人的价格,从当地聘请了二十多个造宣纸的老师傅回来,只试验了几次,就造出合格的宣纸。”
说完还满脸可惜地摇了摇头,“唉,只可惜,老师傅们总说这里的地理环境不对,空气太潮湿、温度也太高,再怎么试验也不如安徽那边的宣纸质量好。
不过我们的纸出口以后,倒是挺受市场欢迎的,虽然这里的宣纸质量没有安徽宣纸的质量好,可是也没有差太多,但是我们的价格低啊。
所以现在这里的宣纸也是我们的一个拳头產品,创利能力很不错的哦。”
她说完还拍拍手,开心地笑道,“本来我只是想专门给甜甜造纸用,没想到错有错招,还能赚钱,这可是我独立操作的第一个赚钱的项目,真开心。”
她是真开心,陈凡却整个人都麻了。
小本子从清末到民国,先后两次將宣纸技术搞走,可唯独缺少了最关键的“药方”,始终无法复製出合格的宣纸。
一直到改开以后,他们才打著投资的名义搞到手。
没想到,这次让自己抢了先?
他是真没想到,只是想问问周亚丽,纸厂有没有合適的书画用纸,有的话就拿一点过来,省得不知道去哪里买,尽浪费时间。
结果竟然给他爆了个大雷?
陈凡缓过劲来,狠狠地喘了口气,看著周亚丽问道,“你告诉我,咱们这个工业园里还有什么秘密是我不知道的?”
周亚丽很无辜地看著他,“哪来的什么秘密?我以为你跟我爸说过,所以你知道这些呢,就没有特意跟你说。”
顿了一下,她小心翼翼地看著陈凡,轻声问道,“老弟,这事儿、挺大?”
陈凡握了握拳头,咬著牙齿说道,“智慧財產权懂不懂?而且这还是公有財產,事情大发了好吗。”
周亚丽眨眨眼,小声说道,“我知道啊,所以我们第一时间联合安徽的宣纸厂,以合资公司的名义在美国申请了专利,同时我们这边再拿到合资公司的专利授权,这样不就名正言顺了么。
也避免了再次出现这种、打著投资的旗號,就可以將专利骗走的情况。”
听她这么一说,陈凡才感觉气顺了很多,当即问道,“是以合资公司的名义申请的专利?”
周亚丽用力点头,很认真地说道,“老爸说了,国家的便宜不能隨便占。
我们不仅用合资公司的名义註册,合同里还註明了专利还是属於国家专有的,我们只有使用权,这边的纸厂使用还交了专利费的呢。”
她停顿了一下,又说道,“要是用我们自己的名义註册,那不成了占国家便宜?这件事还是你跟老爸说的,我们要这么做的话,那你成什么了么?
咱们家还差这点钱吗?至於为了这点钱,弄出隔阂来?”
陈凡这才放下心来,拍拍她的肩膀,笑道,“不错不错,要赚钱办法多得是,没必要挖公家的墙角。”
隨即又说道,“回头你跟语风姐说一声,可以多关注一下这类我国的传统独有技艺,有机会就投一份,然后赶紧抢注专利,別便宜了別有用心的人。”
周亚丽立刻得意地一笑,说道,“放心,语风姐早就派了一组人出去做这个事,钱都投出去了好几百万,现在確定投资的有景泰蓝、骨瓷,还有我们特有的、跟丝绸息息相关的蚕药技术,另外还有几个我记不清了,反正不老少。”
陈凡当即竖起大拇指,“干得漂亮。”
面对表扬,周亚丽却噘噘嘴,说道,“我们倒是一片好心,可挡不住有些人实在是糊不上墙。”
陈凡顿时一愣,“什么意思?”
周亚丽正准备说话,忽然指了指声音越来越大的会议室,说道,“你是不是先把他们应付一下?”
陈凡回头看了一眼,说道,“让人准备笔墨纸砚,待会儿我要用。”
周亚丽打了个手势,“没问题,就让他们送这里来吧?”
陈凡左右看了看,“送你办公室去吧,那里有无敌海景,更利於发挥。”
周亚丽哈哈一笑,“包你满意。”
说完打了个手势,转身就走。
陈凡则走到会议室前,敲了敲门,然后推门而入。
里面正在说话的眾人立刻噤声,齐齐扭头看向他。
陈凡环视一眼,笑道,“眾位先生聊什么呢?”
刚才眾人私下里谈好了条件,这下子霍先生也不再推辞,当即笑著说道,“他们都在聊你送我的那幅字画,也想要一份呢。”
顿了一下,又赶紧说道,“不过不白要,回头我去京城的时候,大家有时间的会一起去,没时间的也会给我一张支票带著,到时候投到朝阳观的功德箱里,算是一点点香火钱。”
这个一点点可不少,一幅字画三十万港幣,只许多不许少。
陈凡不知道具体数字,却看懂了霍先生使的眼神,不禁哈哈笑道,“原来是想要字画,没问题啊。”
隨即对著眾人打了个道稽,说道,“这下距离我们朝阳观的新观又再进一步了。”
一听这话,眾人还来不及开心,便纷纷看向霍先生。
霍先生则愣了愣,问道,“之前没听张老哥说过要建新观啊?”
陈凡拉开椅子坐下,笑著说道,“其实啊,现在这个朝阳观,只不过是权宜之计。毕竟当时的环境还没有太放开,我们也不能太出格,只能以我三师父个人的名义、买了一座面积稍微大点的旧房子,后来改了改,就是现在的朝阳观。
可开观以后,每天的信徒还是太多了,观里一天到晚都是熙熙攘攘、人潮汹涌,完全没有方外之地的清净,但又不能不让信徒进来。
所以我就想著,等时机成熟,在京城郊区再寻一块稍微大点的地方,重建一个新观。”
等他说完,霍先生恍然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他皱著眉头思索片刻,隨即问道,“陈老弟,这个新观需要多大,你有想法没有?”
陈凡晃了晃脑袋,笑道,“那自然是越大越好了,现在是真的挤怕了。
我们现在也在努力攒钱,等什么时候允许道观购买土地,就在合適的地方买一块地,到时候道观建得宽敞一些,我师父他们,还有信徒们,也更舒服嘛。”
霍先生缓缓点头,转头看了看颇有些意动的富商们,便知道他们跟自己的想法一样。
隨即便转过脸,对著陈凡笑道,“若是这样的话,不如等我下次去京城,见到领导的时候顺便问一问,要是允许,这个新道观,就由我们联合捐建了吧,钱就从这笔香火钱里面出,若是不足的,我们也会想办法补齐。”
其他富商们也都纷纷点头。
比起捐点香火钱,捐道观不是更好听?!
而且以他们对现在內地的土地、房產价格的了解,只要不是建那种难度很大、几十层高的摩天大楼,一片郊区的土地,加上几座老式道观建筑,估计加起来也要不了一百万美元。
钱没多花,还更实惠,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更別说他们这些从商海里杀出来的人。
陈凡一听,也当即两眼发亮,咧嘴笑道,“那会不会太麻烦?”
本来他还想著过两年,让周亚丽出面去办这件事,现在有霍先生出面,自然再好不过。
別说,在经济特区即將出炉、宗教局也即將全面恢復的当口,由一位海外爱国人士出面捐一所道观,无疑是一件美谈,这件事的成功率还挺高。
霍先生哈哈笑道,“不过是顺便问一下的事,能有多麻烦?”
下一秒,他又赶紧说道,“只是这件事我也不敢打包票,万一要是不成,还请陈老弟见谅。”
陈凡连连摆手,“没有没有,万一不成也是时机未到,哪能怪霍先生你。”
隨后站起来,说道,“那咱们就移步,贫道这就给眾位善信『祈福』。”
好嘛,好处在眼前,称呼都变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