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德云少班主?抱歉,不干了 - 第588章 撂地的学员全走了
周年庆确定开启时间为六月十五号。
还有一个月时间。
这一个月时间,郭启林一直在跟着公司宣传,以及时不时接到各路朋友的电话询问。
询问的一般是点头之交的朋友。
没什么特殊。
关系好的,则直接打算登台露面添加一把火热。
这些他们欢迎。
周年庆自然越热闹越好。
甚至薛之迁、大张伟听说大林在街道新开办一个饭馆,剪彩开业当天,亲自过来帮忙。
弄得汇林社在五月看点十分多。
有这些看点,众人反而不觉得奇怪,因为他人缘就是这么广,去哪都有朋友。
当来到五月底时。
郭启林在家里抱着闺女特别发一个视频。
“汇林社十周年庆典不仅现场到场人员众多,还会开启直播让大伙儿一块儿观看。六月十五号敬请期待。”
禾禾:“敬请期待~”
“禾禾会看吗?”
“会看,希望大家和我一起看。”
父女俩在一块儿别样的宣传,深受众人的喜欢。
夫妻俩的孩子在粉丝心中无可替代。
真是看着他长大的,就像他们看着汇林社到如今的地步一样。
这边一切顺利,关注度飙升。
另外一边的德芸社却压根腾不出来人手来去参加周年庆。
所有人着急得不行。
没别的。
还是人不够。
汇林社如果要周年庆,那么注定不可能帮助他们。
他们就必须自己的人来管理街道。
奈何培养的人还没有定性。
怎么能行。
“够了,这样下去不行,现在把所有学员名单给我。”
郭得刚最近常常睡不着,事情越来越多,一直解决不完。
等拿到人员名单后,立刻让小三把人全部集中在天桥旗舰店。
然后他过去到底要看看有没有好的。
饶是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徒弟即便受了汇林社小演员的刺激,也比不过,妥妥的天赋问题。
而被集结过来的学员一个个紧张得不行。
在早期德芸社还好,基本有师父来教,如果太忙就有师兄。
现在不一样,宛如军训一般,你不在剧场打杂三个月根本没有说话的权利。
至于见师父?
痴人说梦。
一年两年、五六年见不到师父都是常事。
郭得刚已经是了不得的级别,不是轻易见到以及被说活的。
所以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一群学员老老实实被整顿到地方等候。
“你们说咱们是不是选择错了?当初汇林社招收学员,不少人教导,咱们多久了没见到过师父,今天才有机会。”
“说实话当初选择德芸社,纯属看德芸口碑好,结果一两年了,是有点不如汇林社。”
“哎,有后悔药的话谁不想去那边,可是咱们一开始就确定了。”
“我三年前进的传习社,我有的选?父母也让我过来这。”
一个个吐槽自己进来的经历。
如果有的选,肯定汇林社比较好。
刚发牢骚不到一会儿。
剧场有了动静。
学员站在观众席周围,终于瞧见了他们朝思暮想未来的师父郭得刚。
看见郭得刚那一刻,原本不情愿的心情变得有几分稳定。
不管怎么说,未来的师父气场在那,瞧见他真觉得是相声方面了不起的人物。
有一种稳如泰山一般的感觉。
为什么德芸社到如今还坚持得住,纯属郭得刚的实力太强大了,只是谁人知道他的心情一样不好受。
“老高,今天考他们的业务是吧?”
教导学员,永远高风负责。
高风点点头,给郭得刚简单介绍介绍。
郭得刚听了大概有一个数,坐下来看着他们,“今天我替高老师看看你们的业务,如果可以的话,我安排人给你们字。”
听到给字,一个个高兴起来。
德芸社学员和正式演员的差距太大了。
能给字至少证明能拿工资,学员的话就是拿一个每一场的补贴。
可想而知得多大的心气才能留下来。
但郭得刚不认为这是对学员不好,一直认为这是传统的规矩,必须先磨磨他们。
“谁第一个来啊?”
“我来吧先生。”
第一个出场的是一个待了两年多的年轻人,郭得刚看看他,“展示吧。”
听到一个展示,年轻人滔滔不绝的背贯口。
伴随时间的流逝。
越来越多的学员给出了功底。
功底给出来,郭得刚太清楚谁强谁弱了,顿时有些无奈。
因为二十多个人当中,勉强算得上不错的只有三个。
学相声,干曲艺。
没有天赋不可能。
但是多少人有天赋?
就九字科鹤字科的一些人来说,都是勉强收下的,才导致有些参差不齐。
更有些是他的亲戚,不得不不让干,毕竟来自己这吃饭比去其他地方好。
“差不多了,你们三个人留下。”
郭得刚一说,一群人失望地离开,只剩下三个不错的。
三个人肾上腺素狂飙。
尽管惦记着汇林社好,他们却去不了,那么只能在这里晋升。
现在终于有了希望。
多少年了。
一个三年,一个四年,还有一个运气不错,只来了两年。
按理来说四年的不算是学员,架不住没有给字就是算学员。
郭得刚看着他们语重心长道。
“德芸社目前的状况有些差人手,我也不用隐藏,你们看得出来。之前我也找过一批学员,他们有天赋却吃不得苦,演出几天全都走了。”
“啊?全都走了?”
三个人发出惊讶声,彼此看看有些不敢相信。
要知道前一个月为了弄撂地三哥等人一样带过一些好的学员,结果全走了,怎么敢相信。
奈何郭老师说的话,不得不相信。
可他们还是不理解为什么会走,有的已经坚持了好几年,结果现在前功尽弃。
顿时有些鄙夷,反正他们是不会走的。
于是立刻表达。
“先生,我们不会走的,能吃苦。”
“我给你说说东西,刚才你说这段啊,其实欠点火候,节奏要稳一下,不要拖泥带水。”
郭得刚挺欣慰,简单给他们点点几个段子,而为什么德芸社里面有一些死忠的演员,全部是这样慢慢培养出来。
时不时的给一点好处,再时不时关心一下,比直接给工资待遇更加有用。
果不其然给他们陆陆续续说了将近两个小时的东西后,三个人内心感动得不行。
先生如此费神费力的教导,怎么敢不卖力。
等到人走后。
三个人心中的情绪起来,不再看汇林社的火热和好处。
露出笑容。
“我还是第一次被师父教导,一说后,感觉好多地方都懂了。”
“何尝不是,太感谢郭老师了。”
“好好干。”
“对好好干,汇林社的待遇尽管好,但有时候待遇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要不三哥怎么每走。”
“那是,我们自然也不可能走。”
几个人商量好,打算在德芸社好好干,德芸社至少也是曾经的龙头老大。
于是时间又过去一两周,等到快六月十五号,汇林社周年庆时,郭得刚陡然想起来三个实力不错的学员的事情。
他一天天很忙。
能偶尔给学员提点一下,已经很不容易。
但如果忙起来就容易直接给忘了。
想知道知道他们的动向,说了会好好努力的。
“喂,小三,今天忙吗?”
孔芸龙在剧场里面接的师父电话,“还行,就是又该安排撂地的人选了。目前东北那边几乎干不过汇林社的街道了,没什么人。”
“我知道,说起来之前我看上了三个演员,我说说名字,你看看他们在干什么,业务长进没有。”
“您说。”
郭得刚很快说出三个名字,孔芸龙眉头一皱,“师父,你问他们干嘛,他们上一周就已经走了。”
“……”
郭得刚脑子嗡了一下,拿着手机陷入了良久的死寂,他再镇定自若,也有点不敢相信。
不久前的学员,自己才教过,怎么一下走了。
如此干脆利落,一个没留。
和上一批的一模一样。
“什么理由走的?难不成去汇林社那边?”
“不是,单纯想走了。”
“唉~”
身为德芸社班主,郭得刚心如刀绞,不明白为什么非发生这样的事情,难不成在什么方面亏待了?
走了一个正常,走了两个正常,但走了一批又一批绝对是有问题了。
立刻再开口。
“小三,你琢磨琢磨什么原因走的?”
“可能吃不了苦吧。”
孔芸龙没有思考直接说出来理由。
现在的德芸社不是过去,撂地演出多极了,如今又多了一个东北的。
让他们去演,跟作死没什么区别,心态上压根承受不了。
而他们走也就是吃不了苦走的。
刚开始被郭老师教导后,一个个热血沸腾,发誓要留下来好好说相声。
结果被重用后,演出安排一来彻底承受不住了。
以前待了两三年,为什么能带两三年纯属浑浑噩噩过日子,演出没什么困难。
一下上难度自然没办法接受。
再想效力也不得不认清现实,演了一周后,累得不行,果断走了,宁愿不说相声改行。
反正他们也没弄出个名堂。
“难不成是我太着急了?”
按照一般流程,演员非得有七八年左右的经验才能拿下来撂地的气氛和临场反应。
学员的临场反应可想而知。
说不定被路人一句话、一个动作就给打断,打断后怎么圆场,怎么控制节奏把握气氛都是要根据经验来的。
他们没有经验,自然堪比登天,演一场自然跟死一场差不多。
“不着急没有办法。”
孔云龙再开口,“现在东北那边已经没什么演员了,得亏最近嘻哈包袱铺有人愿意过来。”
“算了,让学员好好的学习吧。街道方面我让小岳和老高他们顶一阵子。”
“汇林社周年庆呢?咱们真不参加吗?”孔芸龙很想去,大林社团的第一个周年庆,意义是无比巨大的。
十年啊,人有多少个十年。
“走不开,你能走开吗?”
孔芸龙沉默,他也走不开,到处缺人,他一样要演出。
然后师徒两人的电话挂断了。
各自忙各自的事情。
但学员的这个事情,着实让郭得刚窝心,走得够快的。
又去给老高打电话,详细问一遍走的原因。
他们走肯定要去见教导他们的高风,高风道:“没什么说的,都说是不想干了,想改行。”
“还有没有剩下的?”
高风教导学员有一个名单,这些名单是从一般学员里面挑,挑出一些好的进行培养和撂地的尝试,然后就开始了大量的走人。
到如今鸡皮现在还剩下两个。
而这两个,是三四十人当中剩下的两个,他们能剩下来,可见抗压能力的强悍。
“我把这两个人的名字给你吧,还都是咱们的老熟人。”
“不用给我,你直接让他们到我家里来。”
为了培养,郭得刚豁出去了,剩下多少培养多少。
而叫到家里来,就是为了让他们更加稳定心思的留下。
他知道这两个比起走的一批人,属于非常利害的了,未来一定是德芸社的好演员,说不定天赋还在九字科鹤字科之上。
只是他们不知道。
仅仅剩下的两个人,也不想在德芸社待了。
每天表演的辛苦,工资又不是太高,完全比不了汇林社,如果不是汇林社现在没有招人,他们恨不得过去。
而学员是没有签约合同的,单纯一个简单的学习。
想走就走,想留就留。
“你说,我们要不要去问一问汇林社?问问他们缺人不缺人?”
“现在在举办周年庆,可能招人吗?”
“不招人,咱们也得去和师父聊聊天啊,师父都走了,咱们在这怎么说?”
他们口中的师父不是郭得刚,反而是栾芸萍。
栾芸萍的徒弟按理来说已经有不少年,陆陆续续有了字,还时不时的露脸,比如高筱呗就在逗笑社被人熟知。
但当初拜师时,有一个参军去了,有一个则是郭启林的助理。
都没立马的钻研相声。
最近一两年才回来重新学相声,结果遇到了重大的变故。
很想跟着师父走,架不住没有理由,而且他们的师爷郭先生更不会干。
尤其最近不断承诺给他们转正,转正过后立刻举办专场,在小剧场他们有点小人气。
毕竟能耐不错。
可以尝试的来来。
然而彼此的心思全没在德芸社了。(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