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2000 - 第882章 知音难觅,《雅俗共赏》(上)
第882章 知音难觅,《雅俗共赏》(上)
“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过得到底有多快乐(周易大笑.jpg)。”
“他妈的真该死啊!这个逼是在外面爽完了!”
“过得不快乐的人一般来说是没办法跟他一样笑到直咧嘴的,可想而知他是真的很快乐。”
“废话,你没看日本报纸说他最近一周都跟那个什么长泽雅美在一起吗。这个日本演艺圈的长腿女神一个星期怕不是让他爽完了,真嫉妒啊草他妈的。”
“有原视频吗?周易真说过这话?”
“你去土豆找找看吧,指不定有人上传了用dv录的。”
“还找什么啊,日本媒体自己都报道了,直接去看国内门户网站的新闻转载不就行了。”
“这个逼还知道要回来制作新专辑是吧,这都11月了,新专辑不会就应付应付吧?时间这么短来得及吗?”
“有一说一,像周易这种自己写歌打招牌的,应该不至于自砸招牌,不过从时间上来看还是有点挑战极限的意思。”
“不行推迟推迟算了。”
“推迟你妈啊!推迟了我听什么?周易在外面潇洒的时候带我了吗这时候要我理解他?”
“我怕周易过劳死……”
“你们太过分了,一点都不尊重周易这个传奇!”
“……”
周易的快乐论不仅仅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大量观众瞩目,在日媒的大量报道被转载回国内后,同样在国内的互联网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
缘由无他,实在是他笑着说这句话时的表情太欠揍了。
日本人对周易存在着洋人滤镜、距离滤镜、传奇滤镜,国内一路看着这个逼出道的部分网友们可没有——那平日里夸归夸,骂也是照样骂的。
况且他们也很难将那个习惯性在镜头前嬉笑怒骂甚至还开发布会骂人的周易视作传奇。
太抽象了。
怎么看都跟中国传统文化含义内的传奇不沾一点边。
虽然大家都清楚,周易现在已经是中国流行乐坛历史上永远不可能绕过去的一座丰碑了。
“如果周易在美国中枪的时候直接被当场打死或者抢救无效宣布死亡,那我对他恐怕还真能产生外国人同款的传奇滤镜。”
“我也想把他视作传奇啊,但这个逼不给机会啊。每次我觉得他认真起来了好帅,这个逼总能干点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托周易的福,我现在一想到ppt汇报就想笑。”
“距离产生美,周易不行离开乐坛休息一段时间吧,先让我在脑子里建立起他的传奇形象。”
“距离产生美确实有道理,罗大右你说他是传奇我就很认可,就因为他深居简出,很符合我们传统文化中那种隐士大家的风范……”
“不是罗大右深居简出,是罗大右登上我们这新闻报纸的次数太少了,曝光量不高,过气了……”
“喜欢打爱国牌赚钱的货色而已……”
“烂橘子能不能滚一边去?”
“烂橘子对周易算是恨之入骨了,恨不得把他肺戳烂……”
“你他妈……”
当初周易的一句“烂橘子始终是烂橘子”直接把这个水果给打成了公知恨国党们的标签,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
随着时间的推移,“烂橘子”更是成为了寓意各种意义不良的代名词,对线嘲讽意味拉满。
在这个双亲族谱不需要屏蔽词的年代,作为始作俑者的周易父母早已经骂飞了——也就老两口不会上网,也没什么新闻学人敢带头网暴。
这也是许多人暂时还不明白的一个点——
怎么感觉周易在自己的祖国被捧的越高,反而被黑的越狠?
这事听起来可能很奇怪,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捧得越高、黑得越狠→黑得越狠,捧得越高。
左右脑互搏了属于是。
“我感觉就好像走上了一个死循环?”
提前返回国内帮周易筹备新专辑事宜的钱江面对着自日本归来的周易,谈起这个情况时十分无力。
他就没经历过这种情况。
在枪击之后,他一度以为周易在国内的口碑也能走上神坛来着,结果回来一看还是这个吊样。
传统纸媒也就算了,网民也都不是论调统一的,甚至于所谓的阴谋论还有大量信徒。
他明明都往死里加大营销宣传的力度了。
“你在意这些干嘛,我除非现在立刻马上死,不然在国内互联网环境上是不可能所谓封神的。”周易对于钱江的自责完全没怪罪的意思,扫了一眼后就把数据给扔进了垃圾篓里。
80%的正常人在互联网上的声量都比不过20%的高频次黑子和串子,这是很正常的。况且这80%的正常人里还有不少缺乏认知、筛选能力的,被黑子、串子节奏一带就不知道天南地北了。
移动互联网时代走过来的周易哪里还会在意这些。
内娱的封神传统基本上就只有一个:死者为大。
“我只是觉得很可惜,这么好的机会……”
周易是豁达,但从没有过这种经历的钱江还是觉得很可惜。
程好同样也觉得可惜。
她回来后是打算立刻让王小鱼带队行动开始造神的,但周易却制止了她的行为,告诉她这没必要。
“国人喜欢造神、也钟爱毁神,网络更是放大了这种极端二极管存在的空间与声量。”
下飞机后就直奔华纳大楼而来的周易在接受完钱江的汇报后,这才惬意地自椅子上起身,抻了个懒腰:“就保持现在这样的风评挺好,等到我的新专辑发了,能听懂的网友那自然就能懂。
“至于说那些不懂装懂继续骂或者揣着明白装糊涂接着骂的,我有什么必要去在乎他们吗?”
13亿人口的庞大基数摆在这里,没有傻逼你觉得可能吗?真以为自己是生活在天堂啊?
“也行,那我就先去准备了。”
钱江点头离去后,给自己续了杯水的周易这才回到了座位上,扫了眼案头上那本写着《雅俗共赏》的本子,噘嘴吹了吹保温杯中的热水,抿了一口。
《雅俗共赏》,他的中文六专。
在过去的五年里,有人指责歌曲俗、有人指责作风俗、还有有人骂他曲高和寡,太过于阳春白雪,这股风气在现如今的彩铃歌曲市场异军突起后爆发的愈发激烈。
因此,顾名思义,这就是一张针对他过去五年来所遭遇的非议所写的专辑——
a面第一首:《火力全开》,王立宏后期少有传播度广的代表歌曲,移动互联网时代还翻红了一把。
过去的五年里,尤其是在《易经三部曲》完成后,被戳烂了肺管子的公知们带着自己的拥趸可没少对他挑刺。正因如此,这首歌放在a面第一,就是用来反击国内那些指责他的公知乃至于网友们的歌曲。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打倒帝国主义,不愿再做奴隶。”
你说美欧强大,我说不必怕它,更不必向他们磕头。
由于原曲是在lady gaga全球爆火后所写的,王立宏很自然的将她作为了歌词中的比较对象。周易就没这个必要了,直接把人名改成了美欧。
《火力全开》当中的英文部分他当年在美国开新闻发布会时就当众说过,因此对于现在能听到这首歌的人而言,这所唱所写的就是周易本人的亲身经历。
以这首歌开头,也正是想要打下这个名为“真实经历”的基调。
既然是以“真实经历”为主题脉络,接下来的歌曲自然也是取材自周易自身的经历——
a面第二首歌:《皇帝》,胡彦兵最意气风发时期的代表作。
这首歌的含义那自然是不必多言,光看这个歌曲名就清楚了。
对于周易而言,他在国内最广为人知的外号就是“音乐皇帝”、“法王”——前者是爱称,后者是黑称。
周易干脆直接下场认领,无论是爱称还是黑称——
“我听到吾王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笑里春秋多少泪。”
“我听到法王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听错也当我听对。”
一首歌回应粉丝与黑粉——
粉丝喜欢我叫我音乐皇帝,打的多少人哭爹喊娘,没问题;
黑粉喜欢叫我法王,也没问题,我就当你们是在对我喊万岁,不接受反驳——因为听错也当我听对。
反正媒体都是这么报道我的,我不在乎。
于此,来到了a面第三首歌:《中国姑娘》,陶哲的复古放克之作。
这一首歌在大众看来就更是周易纯粹的自身经历了——
“我走遍了全世界,考察各地的美女,要和你分享些想法;
“我不是什么专家,也不是什么玩家,但可以听听我的话。”
什么天南地北的女孩,包括香港台湾都被包含在“中国姑娘”这个概念下,因此也被戏称为爱国歌曲、统战歌曲。
以周易过去的经历唱这首歌那更是没毛病了,光就是“走遍世界各地考察美女”这个开头,就足够让一路看他新闻的人笑出声。
在外人看来这无疑就是周易本人的自传歌曲。
由此,a面序列的前三首,周易选择了直面自己这五年来所收获的最大争议——同时,这三首歌都很俗。
是的,很俗。
《火力全开》所使用的是他所创新的、被美国乐坛诟病为俗不敢在中文专中使用的新型auto-tune技术;
《皇帝》与《中国姑娘》则分别是歌词当中的俗。
同时,这三首歌也是过去的媒体人乃至于网民骂他的点——
无数人对他指指点点,说他这里不对、那里不对,应该听谁谁谁说的,应该怎么怎么改,应该怎么怎么做。
所以,从第四首歌开始便是周易本人做出的回应。
a面第四首歌:《公路》,来自于纵贯线。
“如果你对我有所期待,很抱歉,我会让你失望。”
如果是前三首歌写的都是周易那被指责的过去,那么这首《公路》所表达的就是周易本人当时那个不间断批评的环境下,内心中所产生的对未来的迷茫。
直到周易本人想通了——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什么标准能定义好与坏。没人能生而知之,总要跌跌撞撞才能够找到最终的答案。
由此,a面第五首歌诞生:陶哲的《谁的奥斯卡》。
“身边走过了很多热心的路人甲,人人对我剧本都有想法
“告诉我怎么拍才能拿得奥斯卡,我的人生故事真感谢你们的参加。”
歌词直抒胸臆:你们管的太多了。
那些都想要对我的人生经历指手画脚、告诉我应该怎么样去生活的人,就好像是我的人生是你们随意撰写的奥斯卡最佳剧本。
你们说:“一切是为你好。”
你们说:“你应该给我们更多骄傲。”
但我说:“我不是你们心目中完美的依靠。”
你们又说:“你就是,你就是。”
但我累了,我不想再解释,所以我说:“不想再解释什么,不想要改变什么。”
我的人生是我自己过,哪怕走过弯路、撞了南墙,那也是我自己的问题。
是雅还是俗,我自己说了算。
a面第六首歌:《握手》,罗大右纵贯线时期罕见的硬摇滚精品。
如果说前五首歌分别在歌词、编曲、旋律、器乐、表达等方面都可以被称之为俗,那么这首歌就是从旋律编曲到讳莫如深的歌词都是雅,甚至于雅过头了,完全不接地气的那种雅。
且由于罗大右写词写的过于内涵,以至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首歌还被曲解成了小黄歌。
这首歌讲述的含义就是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社会,人们好像越来越忘了人与人的关系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
握手,这个就是过去没有网络的时代,人们表达友好时所必备的一个动作;
可现在隔着网线谁也知道你是人还是鬼。
雅俗之争,双方争到急头白脸,不正是因为隔着网络谁也不认识谁吗?
但凡是在线下,双方压根就不可能争到脸红脖子粗,怕不是都得彼此握手表示兄弟哥俩好。
对于现在这种网络乱象,周易也表示无解。
所以他选择只与懂自己或明事理的人交流——
于是,a面第七首歌也是最后一首歌诞生:王立宏的《伯牙绝弦》。
伯牙子期的知己典故流传恒久,“高山流水觅知音”传为美谈。
选用这首歌来给a面做个收尾,也是周易对自己整个a面的总结以及承上启下——
高山流水觅知音。
无论是a面前五首各有各俗气的歌曲,还是第六首的雅,亦或者接下来的b面七首歌,我所期盼的就是知音们听懂后的共鸣……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